《生查子》

时间: 2025-01-11 22:41:20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

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

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

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 蔡伸 〔宋代〕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
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
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
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白话文翻译:

初次在画堂中见到你,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满室内。
今晚的月亮如同你的眉毛,依依不舍地在河桥旁话别。
重逢的约定在中秋,不要辜负了这飞扬的愿望。
免得在月圆之时,彼此相隔而心中空虚。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堂:指装饰华丽的房间或厅堂。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思念和团圆。
  • 如眉:比喻月亮的形状如同眉毛,形象生动。
  • 河桥畔:指河流边的桥梁,具有分离和相聚的意义。
  • 飞愿:指心中渴望如飞翔般自由。

典故解析:

  • 重见约中秋: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古人常以此为背景表达思念之情。
  • 月圆时: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而“空肠断”则寓意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词作见长,风格多样,常表现离愁别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是在特定的节日背景下写成,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期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初见时的场景,画堂和明月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美的氛围,象征着爱情的美好。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又表现出对分别的无奈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尤其是“今夜月如眉”的比喻,巧妙地将月亮与爱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中秋作为传统的团圆节日,诗中提到重见的约定不仅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希望,也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信念。最后一句“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对爱人深切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堂初见伊:初次相见的场景,表现出对初见的美好印象。
  • 明月当窗满:月光洒满窗户,象征情感的明亮与清晰。
  • 今夜月如眉:月亮的形状比喻爱人的美丽,表现思念之情。
  • 话别河桥畔:在河桥旁道别,暗示分离的伤感。
  • 重见约中秋:指约定在中秋重聚,寄托希望。
  • 莫负于飞愿:不应辜负这份期盼,强调情感的珍贵。
  • 免使月圆时:希望在月圆之时不再孤独。
  • 两处空肠断:表露出两地相思之苦,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美。
  • 对仗:如“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形成和谐的韵律。
  • 象征: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情感丰富。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与团圆展开,描绘了离别的苦楚和未来相聚的希望,传达了对爱情的坚定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与时光的流逝。
  • 画堂:代表美丽的回忆和初见的甜蜜。
  • 河桥:象征分离与重聚的地点,承载着情感的交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见约中秋”指的是什么? A) 再次相见的时间
    B) 失去的爱人
    C) 画堂的景象
    D) 月亮的形状

  2. “明月当窗满”中,“明月”象征什么? A) 财运
    B) 思念和团圆
    C) 战争
    D)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空肠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悲伤与孤独
    D) 幸福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蔡伸的《生查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期待,但蔡伸更强调离别的伤感,而李清照则在回忆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