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厌》

时间: 2025-01-23 09:19:21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

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擫笛作蝉声。

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细清。

萍散人生何可料,婵娟千里共交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厌厌夜饮忘更深,
客不来辞主有情。
僮仆触屏成蝶梦,
姬姜擫笛作蝉声。
月如有待行行慢,
风不生嗔细细清。
萍散人生何可料,
婵娟千里共交盟。

白话文翻译:

在这厌倦的夜晚,我喝酒至忘却时光,
客人未曾到来,主人却情意绵绵地告别。
侍从们轻触屏风,似乎进入了美丽的梦境,
姬姜轻拨笛声,宛如蝉鸣阵阵。
月光仿佛在等待,缓缓地移动,
微风轻轻吹过,心中无怨无悔,格外清新。
人生如浮萍,难以预料未来的走向,
但同心共愿,与月共盟,虽隔千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厌厌:厌倦的样子。
  • 更深:夜深时分。
  • 客不来:客人未到。
  • 辞主:告别主人。
  • 僮仆:仆人或侍从。
  • 触屏:轻轻碰触屏风。
  • 姬姜:指一种乐器,古代女子演奏的乐器。
  • 擫笛:吹奏笛子。
  • 婵娟:指明月,象征美好和团圆。

典故解析:

  • 姬姜: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代表着优雅与艺术的结合。
  • 蝉鸣:象征着夏季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诗作常融汇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经历某次聚会或独自饮酒时,反映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共鸣的渴望。

诗歌鉴赏:

《厌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独自饮酒,思索人生的种种。开篇的“厌厌夜饮忘更深”,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厌倦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客不来辞主有情”,诗人对朋友未归的惆怅之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思念。

“僮仆触屏成蝶梦”,这里的“触屏”意象生动,仆人轻触屏风似乎在追寻梦中的美好,而“姬姜擫笛作蝉声”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丝清新与宁静。月光和微风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夜的静谧与思绪的流淌。

在最后两句,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达到高潮,“萍散人生何可料”,令人深思,人生如浮萍一般,难以捉摸;但“婵娟千里共交盟”则带来一丝希望,尽管距离遥远,心灵的契合始终存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厌厌夜饮忘更深:夜已很深,饮酒使他忘却了时间。
  2. 客不来辞主有情:朋友未至,自己却充满了对主人的情感。
  3. 僮仆触屏成蝶梦:仆人轻轻碰触屏风,似乎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4. 姬姜擫笛作蝉声:用姬姜乐器演奏的笛声,宛如蝉鸣般悦耳。
  5. 月如有待行行慢:月光好似在等待,缓缓移动。
  6. 风不生嗔细细清:微风轻柔,不带怨恨,格外清新。
  7. 萍散人生何可料:人生如浮萍,难以预测未来的走向。
  8. 婵娟千里共交盟:虽相隔千里,心灵依旧紧密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有待”,将月亮比作一个等待的人。
  • 拟人:如“风不生嗔”,赋予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人生如浮萍一般难以捉摸,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心灵的共鸣却是坚固的,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和思考的时刻。
  • :代表放松与忘却。
  • :象征思念与团圆。
  • :象征轻盈与自由。
  • 蝉声:象征夏天的生命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厌厌夜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轻松
    B. 厌倦
    C. 喜悦

  2. “月如有待”的意思是:
    A. 月亮很亮
    B. 月亮在等待
    C. 月亮很圆

  3. 诗中提到的“萍散人生”意指:
    A. 人生如浮萍,难以预测
    B. 人生如大海
    C. 人生如山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曹勋的月夜描写,杜甫着重于对亲人的思念,而曹勋则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慨与友谊的珍视。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