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第一层》
时间: 2025-04-28 07:1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台第一层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阆苑归来,因醉上瑶台第一层。
洞天深处,年年不夜,日日长春。
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
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
身轻。先逢瑞景,众中先识董双成。
珮环声丽,舞腰袅袅,浓艳腾腾。
翠屏金缕枕,绣被软,梦冷槐清。
乐蓬瀛。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
白话文翻译
我从阆苑归来,醉酒之中来到瑶台的第一层。
在洞天的深处,年年都是不夜的时光,日日都是长春的景象。
万千花朵如锦缎般妆点,散发着异香,芬芳扑鼻,留住游人。
我兴致勃勃,命令玉龙吹奏笛子,彩凤演奏笙乐。
我身心轻盈,恰巧遇见了美好的景象,众人中最早认出董双成。
佩环的声音悦耳,舞姿轻盈,浓妆艳抹,十分动人。
在翠屏之上,金缕的枕头和柔软的绣被,梦中却是清冷的槐树影。
乐声飘扬,愿南山长寿,北斗同龄。
注释
- 阆苑: 传说中的仙境,意指美好的地方。
- 瑶台: 仙界的台阶,象征着梦想和理想的境界。
- 洞天: 指仙境深处的地方。
- 万花妆烂锦: 意思是各种花朵如同绣锦般美丽。
- 玉龙、彩凤: 代表美妙的乐器,寓意高雅的音乐。
- 董双成: 可能是指某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代表着美好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西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表现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黄庭坚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在诗词、书法上均有极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瑶台第一层》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充满了仙境的幻想,体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诗歌鉴赏
《瑶台第一层》是一首描绘理想境界的诗作,诗人将自己醉酒后的梦幻与现实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阆苑归来,因醉上瑶台第一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地,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洞天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一种永恒的春天和不灭的光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诗的中段,诗人以“万花妆烂锦”来形容花朵的绚烂,体现了自然的壮丽和芬芳。伴随着音乐的美妙,诗的情感逐渐升华,尤其是提到董双成时,似乎传达出一种对友人才能的认可与欣赏。末尾“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则是对长久友谊和美好生活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许。
整体来看,诗中饱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以华美的意象和悠扬的旋律,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阆苑归来,因醉上瑶台第一层: 从美丽的仙境归来,因醉酒而来到瑶台的第一层。
- 洞天深处,年年不夜,日日长春: 在仙境深处,四季如春,昼夜不分。
- 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 万花盛开如锦缎般美丽,散发着奇异的香气,令人留恋。
- 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 兴致盎然,命令玉龙奏笛,彩凤吹奏乐器。
- 身轻。先逢瑞景,众中先识董双成: 身体轻盈,首先遇见美好的景象,众人中最早认出董双成。
- 珮环声丽,舞腰袅袅,浓艳腾腾: 珮环的声音美妙,舞姿轻盈,妆饰浓艳动人。
- 翠屏金缕枕,绣被软,梦冷槐清: 绿屏上金缕的枕头,绣被柔软,梦中却是冷清的槐影。
- 乐蓬瀛。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 乐声飘荡,愿南山长寿,北斗同龄。
修辞手法
- 比喻: “万花妆烂锦”将花朵比作绚丽的锦缎,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如“南山同寿,北斗齐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散异香,馥郁留人”赋予香气以人的特性,增强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美好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朋友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阆苑: 仙境,象征着理想和美好。
- 瑶台: 代表着追求的目标。
- 万花: 象征着生命的多彩与丰富。
- 玉龙、彩凤: 代表高雅的艺术与音乐,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的“阆苑”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仙境
C. 一朵花
D. 一条河 -
填空题: 诗中提到“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这句话表达了对__的祝愿。
-
判断题: “万花妆烂锦”中花朵被比喻成了绣锦。 (对/错)
答案
- B
- 友谊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黄庭坚的《瑶台第一层》在意境上都有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加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更注重人际关系与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