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尹潜感怀》

时间: 2025-01-11 14:28:28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尹潜感怀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胡儿又看绕淮春,
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
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
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
放臣迷路感烟津。

白话文翻译:

胡儿再度观看淮水春景,
不禁叹息,为国忧心的人依然存在。
若能使翠华的车马周游宇县,
又有谁能够在这风尘中安静执笔?
五年来天地间发生了无数事情,
万里江湖的风景依然在身边映现。
大家都说金陵有龙虎之气,
只是臣子在迷路中感受那烟雾弥漫的渡口。

注释:

  • 胡儿:指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常用以代指敌国之人或外族。
  • 翠华:指华美的车马,古代贵族出行时的车辆。
  • 白羽:白色的羽毛,常用于形容文士的笔或文人的气质。
  • 烟津:指渡口,泛指有水的地方,常与江河湖泊相联系。
  • 金陵:古称南京,是江南的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仲明,号梅溪,南宋诗人,生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关切,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个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与忧虑。诗中反映了士人心系国家的情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春天的淮水为背景,通过春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考。起句“胡儿又看绕淮春”通过“胡儿”的视角,引出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感怀。接下来“叹息犹为国有人”更是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诗中反复提及的“翠华”、“白羽”,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然而又被现实的风尘所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万里江湖见在身”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广阔的江湖上感受到的历史沧桑与个体的渺小,使得全诗在情感上更为沉重。最后两句“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既是对金陵历史气象的自豪,也是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反思,表明了诗人身处迷茫中的无奈与痛苦,展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胡儿又看绕淮春:胡人再次欣赏淮水的春天,象征外族对这片土地的占有。
    2. 叹息犹为国有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感叹仍有为国家担忧的人存在,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
    3. 可使翠华周宇县:若能让华丽的车马环游四方,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谁持白羽静风尘:在纷扰的现实中,谁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5. 五年天地无穷事:五年来,时光荏苒,发生了无数事情。
    6. 万里江湖见在身:在辽阔的江湖间,历史的印记依然存在。
    7. 共说金陵龙虎气:大家都称赞金陵的雄伟气象。
    8. 放臣迷路感烟津:臣子在迷途中感受到烟雾弥漫的渡口,寓意着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与江湖相比较,展现出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类情感,增加诗歌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迷茫,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在诗中却引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 胡儿:代表外族,反映出国家沦陷的现实。
    • 翠华: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富贵。
    • 白羽:代表文人气质,象征着追求与理想。
    • 金陵:历史与文化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期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儿”是指什么? A. 外族人
    B. 文人
    C. 贵族

  2. “翠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车马
    B. 国家
    C. 自然

  3. 作者陈与义是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次韵尹潜感怀》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直接地表现出对战乱的痛苦,而陈与义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隐含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