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耒阳知县非知已,
救厄无踪岂忍闻。
若更声名可埋没,
行人定不吊空坟。
白话文翻译:
耒阳的知县并不是了解杜甫的人,
他在困境中无所作为,怎能忍心听到这样的消息?
如果杜甫的声名还能被埋没,
那么经过的行人一定不会去吊唁这座空坟。
注释:
- 耒阳:地名,今湖南省耒阳市。
- 知县:地方官员,管理地方事务。
- 救厄:拯救困境。
- 声名:名声,声誉。
- 埋没:被遗忘或忽视。
- 吊空坟:吊唁没有人的坟墓,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典故解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充满了动乱和苦难,尤其在安史之乱期间,生活困苦。此诗表达了对杜甫的缅怀与惋惜,反映了社会对伟大诗人的冷漠与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生卒年不详),是宋代诗人,字子复,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古人的追思。
创作背景:
徐照写《杜甫坟》时,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诗表达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对伟大人物冷漠的失望。
诗歌鉴赏:
《杜甫坟》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杜甫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首句“耒阳知县非知已”,直言地方官员对于杜甫的无知,表现出诗人对社会中那些无所作为者的不满。接下来的“救厄无踪岂忍闻”,则是对知县冷漠的斥责,暗示他对杜甫的困境漠不关心,显示出一种社会冷漠的情绪。
第三句“若更声名可埋没”展现了作者对杜甫声名的担忧,认为即便是伟大的诗人也可能被历史遗忘,显得格外悲凉。最后一句“行人定不吊空坟”,以强烈的反讽手法告诫人们,若继续无视杜甫的伟大,最终只会留下空坟无人问津,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生动,展现了诗人与杜甫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耒阳知县非知已:强调地方官员对杜甫的不理解,突显他们对诗人贡献的无知。
- 救厄无踪岂忍闻:表露出对无能官员的愤怒,指责他们在杜甫困境中无所作为。
- 若更声名可埋没:表达了对杜甫声名被遗忘的担忧,显示出对历史的思考。
- 行人定不吊空坟:警示世人,如果继续无视杜甫,结果只会留下空坟,令人叹息。
修辞手法:
- 反讽:通过对知县的直言不讳,反映出对社会的批判。
- 对比:将杜甫的伟大与知县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情感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伟大诗人杜甫的缅怀与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批判,体现了历史人物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知县:象征着无能的官员,体现了对社会管理者的不满。
- 坟:象征着对逝去伟人的追思,反映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生平影响了哪一部分的诗歌创作?
- A. 生活的安定
- B. 生活的动乱
- C. 个人的情感
- D. 自然的景色
-
“耒阳知县非知已”中“非知已”的意思是?
- A. 不认识
- B. 不理解
- C. 不关心
- D. 不在乎
-
诗中提到的“空坟”象征着什么?
- A. 被遗忘的伟人
- B. 真实的死亡
- C. 社会的冷漠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展现了对动乱时代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历史人物与自然的崇敬,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徐照的《杜甫坟》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徐照更侧重于对后人的警示与缅怀,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苦闷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杜甫传》,作者:李白。
- 《宋代诗人研究》,作者: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