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次洪如晦韵》
时间: 2025-01-11 20:4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来玉树倚风前。举吟鞭。指青帘。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寻欢端合趁芳年。对鹍弦。且陶然。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白话文翻译:
醉酒后,倚靠在风中的玉树旁,举起吟鞭,指着青色的帘子。乌帽低垂,摇摇晃晃,像是在船上行驶。路边谁家妆束得巧妙,斜阳照射下,半遮着帘子。寻欢作乐正当青春年华,面对那高亢的鹍鸟弦乐,心情陶然自得。纸上写下的,李白与嬴政的故事。茫茫的绿阴中,春天又回到夏季,多少往事,都仿佛悬挂在天边。
注释:
- 玉树:常用以形容姿态优美的树木,这里可能指代诗人醉酒后的优雅状态。
- 吟鞭:用以吟诵的鞭子,象征着诗人的吟唱与豪情。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风格。
- 鹍弦:鹍是一种神话中的大鸟,此处象征高远的理想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其生活背景的资料有限,但其诗风常被认为具有清新洒脱、情感真挚的特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机醉酒时,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江城子 次洪如晦韵》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与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醉酒后轻松自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欢愉。开篇“醉来玉树倚风前”,便将读者引入一种迷醉的氛围,诗人似乎在醉意的包围中,感受到风的轻拂与树的柔美。接着,“举吟鞭,指青帘”,则表现了他在醉酒后的洒脱与洒脱的诗歌创作。
诗中“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描绘了路边美丽女子的形象,透出一丝生活的细腻与温情,显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接下来的“寻欢端合趁芳年”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在青春年华中享受生活,追求快乐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来玉树倚风前:醉酒后倚靠在玉树旁,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举吟鞭,指青帘:举起吟鞭,指向青色的帘子,展现诗人创作的情景。
- 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黑帽低垂,摇晃的姿态如同在船上,增加了动感。
- 傍路谁家妆束巧:路边是谁家打扮得巧妙,表现诗人的好奇与欣赏。
- 斜映日,半窥帘:夕阳斜照,映照出女子半遮的身影,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 寻欢端合趁芳年:寻欢作乐正当青春年华,强调生活的美好。
- 对鹍弦,且陶然:面对鹍鸟的高亢弦乐,心情陶醉,表现诗人对音乐的喜爱。
- 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纸上写下的内容,提到历史人物李白与嬴政,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漠漠绿阴春复夏:茫茫的绿阴中,春天又回到夏季,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多少事,总悬天:许多往事仿佛悬挂在天边,表现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后的状态比作与自然的交流。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醉来玉树”与“举吟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的珍惜与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树:象征优雅与美好。
- 青帘:代表青春与美丽。
- 鹍弦: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情感。
- 绿阴:象征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醉来玉树倚风前”中的“玉树”象征什么? A. 权势
B. 优雅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鹍弦”象征了什么? A. 悠闲
B. 高远理想
C. 爱情 -
诗人通过“傍路谁家妆束巧”表达了对什么的欣赏? A. 自然
B. 美丽的女子
C. 诗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展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月下独酌》 李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酒的享受。
诗词对比:
- 黄机的《江城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黄机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青春的珍惜,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