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园即事十三首
作者: 郑清之
千岩万壑自秋春,
静处观山能几人。
叠得假山人竞看,
世间宜假不宜真。
白话文翻译:
千山万壑在春秋之间,
在安静的地方观赏山景的人有多少呢?
假山叠造得如此精致,人们争相观看,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假象更受欢迎,而不是现实的真相。
注释:
-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和山谷众多,气势磅礴。
- 静处:安静的地方。
- 观山:观看山景。
- 叠得假山:指人工造的假山,形状多样。
- 世间宜假不宜真:在这个世上,似乎虚假的东西更受欢迎,而真实的事物却不被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清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山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家园即事十三首》创作于作者生活的时代,正值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们追逐虚假事物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千岩万壑”开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雄浑的视觉冲击。诗人在安静的地方观察山景,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静谧与思考。在这个喧嚣的世间,能够静心观赏山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这让人感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假山的叠造,这是一种人工的创造,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事实上,假山虽是虚构的,却能吸引众多人前来观看,这与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世间宜假不宜真”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在现代社会中,往往人们更倾向于追逐表面现象,而忽视了真正的内在价值。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表象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岩万壑自秋春:四季交替间,山川依旧,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 静处观山能几人:在这样的美景中,能够安静下来细细品味的人是多么少。
- 叠得假山人竞看:人们对于人工假山的热衷,反映出一种对虚假美的追逐。
- 世间宜假不宜真:强调了现实中人们的心理倾向,偏爱表面的虚假而非真实。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千岩万壑”与“假山人竞看”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对比效果。
- 比喻:将假山比作人们追求的虚假,反映了社会现实。
- 意象:山、水、假山等意象构成了诗的主要景观,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造景观,反映出人们对真与假的追求。诗人对虚假美的批判与对真实的向往,深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象征着坚固与真实。
- 壑:象征着深邃与神秘。
- 假山:象征着人类对美的追求,但却是虚伪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千岩万壑”指的是: A. 人工假山
B. 自然的山川
C. 江河湖泊
D. 城市建筑 -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__的批判。
-
判断题:诗人认为现实的事物比虚构的事物更受欢迎。 (对/错)
答案:
- B
- 虚假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郑清之的《家园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郑清之更侧重于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清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