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玉辔青骢去不归》

时间: 2025-04-29 10:13:14

玉辔青骢去不归。

锦中频织断肠诗。

窗凭绣日莺声婉,帘卷香云雁影回。

金缕扇,碧罗衣。

蝶魂飞度画阑西。

花开花落春多少,独有层楼双燕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佳客·玉辔青骢去不归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玉辔青骢去不归。
锦中频织断肠诗。
窗凭绣日莺声婉,
帘卷香云雁影回。
金缕扇,碧罗衣。
蝶魂飞度画阑西。
花开花落春多少,
独有层楼双燕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去的人深切的思念。青骢马在玉辔的牵引下离去再也不回来,作者在锦绣的环境中频频编织着断肠的诗篇。窗前,阳光透过绣花的窗帘,黄莺的歌声柔和动人;帘子轻卷,香云中,孤雁的影子缓缓回旋。金缕扇扇动着,映衬着碧色罗衣,蝶魂在画阑的西边飞舞。花开花落,经历了多少春天,唯有那层楼上的双燕最为知晓。

注释

  • 玉辔:用玉石制成的马嚼子,象征高贵和优雅。
  • 青骢:青色的骏马,象征着年轻和活力。
  • 锦中:绣有花纹的锦缎,代表华丽的环境。
  • 断肠诗:因思念而写的诗,表达心中深切的情感。
  • 香云:形容香气弥漫的云雾,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蝶魂:蝶的灵魂,象征着美好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感伤。宋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常以诗词抒发个人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

《思佳客·玉辔青骢去不归》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以“玉辔青骢去不归”点明了主题:对离去者的思念。词人通过青骢马的离去,象征着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表达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与无奈。接下来的“锦中频织断肠诗”则展示了作者在孤独中反复思念的心情,锦绣的环境衬托出内心的悲伤。

词中描绘的窗前阳光和莺声,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伤感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作者美好的时光已不再。帘卷香云和雁影回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意境,孤雁的回旋仿佛在诉说着失落与思念。

“金缕扇,碧罗衣”的描写则增添了词作的华美感,通过对物品的细致描绘,体现出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花开花落春多少,独有层楼双燕知”则以燕子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只有燕子见证了这一切,增添了几分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表现了离别之时的伤感与思念,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辔青骢去不归:意指骏马在美丽的玉辔下离去,不再返回,表现出离愁别绪。
  2. 锦中频织断肠诗:在华丽的环境中,作者反复编织出充满思念的诗篇。
  3. 窗凭绣日莺声婉:窗前阳光耀眼,黄莺的歌声柔美动听,渲染出温暖的氛围。
  4. 帘卷香云雁影回:轻轻卷起帘子,香气弥漫,孤雁的影子在空中回旋,增添了离别的意境。
  5. 金缕扇,碧罗衣:描绘精致的扇子和华丽的衣衫,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
  6. 蝶魂飞度画阑西:蝴蝶的灵魂轻盈地飞过画阑,增添了自由与美好。
  7. 花开花落春多少:花开花落,经历了多少春秋,感叹时间的流逝。
  8. 独有层楼双燕知:唯有那层楼上的双燕,见证了这一切,表达了对岁月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骢”比作离去的心情,形象生动。
  • 拟人:将“蝶魂”赋予灵性,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如“金缕扇,碧罗衣”,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离去者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生中的无奈与惆怅。主题围绕着离别、思念与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词人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青骢:代表青春与离别,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断肠诗:象征着思念与伤痛,体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
  • 燕子:象征着记忆与见证,承载着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玉辔青骢”指的是什么? A. 马
    B. 鱼
    C. 鸟

  2. 填空题:诗中频织的诗篇是因为什么原因?
    答案: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词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思念。对或错?

答案

  1. A
  2. 思念
  3. 错(是对离去者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离骚》《思佳客》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思念,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宋代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人陈允平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