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终颂
作者: 冯楫 〔宋代〕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临终时的景象:在初三的三十一天时,九九之数已减少至七。老人尽量倾诉着自己的想法,目光却如同乌龟般赤红。
注释:
- 初三:农历的第三天。
- 三十一:这里指的是三十天的时间,加上初三的三天,即农历的三十一天。
- 中九下七:可能指代时间的推移或命数的转变。
- 老人:年迈之人,象征着智慧和经历。
- 言尽:表达完毕,意指言语的终结。
- 龟哥:可能指代古代对乌龟的称谓,象征长寿。
- 眼赤:眼神中透露出的疲惫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注重抒情与叙述的结合。
创作背景:
《临终颂》创作于冯楫晚年,诗中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死亡的感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生死的关注与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临终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临终的场景,展现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初三十”和“中九下七”,这些数字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人生的阶段与命运的变化。老人的倾诉,似乎是对一生经历的总结与反思,传达出一种无奈与释然。
“龟哥眼赤”这一形象,既可以理解为老人的疲惫和对生命的沉思,也可能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而赤红的眼神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离去的悲伤。整首诗在寥寥数语中,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终极命运的接受,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三十一:暗示时间的推移,象征人生的历程。
- 中九下七:可以看作是命数的减少,也反映出生命的有限。
- 老人言尽:老人尽情倾诉,代表了对生命的回顾与总结。
- 龟哥眼赤:象征智慧与长寿,眼神透露出无奈与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人比作乌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 对仗:整首诗在字数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反思与对死亡的接受,揭示了生死之间的哲理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人:代表智慧和经历,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龟哥:象征长寿与生命的脆弱。
- 眼赤:暗示生命的疲惫与即将离去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初三”指的是哪个时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
“龟哥眼赤”中“眼赤”象征着什么? A. 愤怒
B. 疲惫
C. 快乐
D. 忧伤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冯楫的《临终颂》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主题,但李白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而冯楫则更倾向于哲理和对生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冯楫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