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沈彬赴吴都请辟》
时间: 2025-01-11 05:4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沈彬赴吴都请辟
作者: 齐己 〔唐代〕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征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樽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好友沈彬被征召赴吴都的感慨。诗人长久以来睡得安稳,没想到会因征辟而起身游历江湖。鸳鸯已经在贵重的酒樽上排列,鸥鹤则不再怀念孤独的钓渚。阳光照耀下不妨支持汉朝的盛世,才华横溢的诗人何必谦让于吴都的风土人情。或许更能回忆起那夜相聚的情景,雪花覆盖了山峰,炉火温暖如昔。
注释:
- 高眠:安稳的睡眠。
- 征辟:被征召,受命出征。
- 樽罍:酒樽,古代的酒器。
- 鸳鸯:成双成对的象征,常用以指代美好的爱情。
- 钓渚:钓鱼的地方,渚为水边的陆地。
- 汉祚:汉朝的统治。
- 赋吴都:在吴都的文学创作。
- 相寻夜:相聚的夜晚。
- 雪满诸峰:雪覆盖了众多山峰,形象描绘寒冷的季节。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汉祚”指的是汉朝的统治,而“吴都”则指的是当时的东吴地区,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鸳鸯的意象,常用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爱情,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子璋,号法常,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43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齐己在当时的诗坛上有着较高的声望,多次在文学上获得官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好友沈彬的征召表达了对政治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仕途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闻沈彬赴吴都请辟》以其清新的意象与深远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以“高眠”开篇,表明自己原本过着安宁的生活,却因朋友的征召而不得不踏上江湖的旅途,流露出一丝不舍与感慨。接着,诗中提到“鸳鸯已列樽罍贵”,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们欢聚的场景,酒樽丰盈,气氛热烈,象征着友谊的珍贵与生活的美好。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欢愉之中,而是提到“鸥鹤休怀钓渚孤”,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思,似乎在提醒自己即使在欢乐的时光中也不能忘记孤独的存在。接下来的“白日不妨扶汉祚”,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对汉朝的支持,流露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最后两句“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回忆起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雪景与炉火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温暖与冷冽交织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友情与人生的思考,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讶高眠得稳无:诗人感到惊讶,自己一直安稳地睡眠,没有想到会被征召。
- 果随征辟起江湖:确实是因征召而起身去游历江湖。
- 鸳鸯已列樽罍贵:成双的鸳鸯已摆放在贵重的酒器旁,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享受。
- 鸥鹤休怀钓渚孤:鸥鹤不再怀念孤独的钓鱼生活,暗示着对友谊的渴望。
- 白日不妨扶汉祚:在阳光下,支持汉朝的繁荣是合适的。
- 清才何让赋吴都:才华横溢的诗人何必谦让于吴都的美好文化。
- 可能更忆相寻夜:或许更能怀念相聚的夜晚。
- 雪满诸峰火一炉:雪花覆盖了山峰,炉火温暖如昔,描绘出温暖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鸳鸯,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对仗:如“白日不妨”与“清才何让”,使诗句更加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雪与火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对国家的关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 鸳鸯:象征美好的爱情和友谊,代表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表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伤。
- 火:象征温暖与团聚,表现出友情的温馨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眠”指的是什么? A. 睡眠安稳
B. 高高在上的地位
C. 远方的旅途
D. 鱼塘的环境 -
“白日不妨扶汉祚”表达了诗人对哪个朝代的支持?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
“雪满诸峰火一炉”中的“火”象征什么? A. 冷静
B. 温暖与团聚
C. 战争
D. 遥远的思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了友情与自然的美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送友人》(李白):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情感更加直接,与齐己的朋友聚会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