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留别道友》

时间: 2025-01-11 05:58:20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

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下留别道友 齐己 〔唐代〕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林下与朋友告别时的淡淡惆怅与洒脱。生活在此处虽无依无靠,离开这里也只是闲适而已,何必执着于此林间的环境。片云和孤鹤在东西方向自由飞翔,四海和九州之间有无数的山峦。静坐在树下,享受微凉的影子,兴致随意地在题字处留下一些苔藓的印记。秋天来临时,洗净了行装,准备回去见邻近的僧人和他那老旧的竹子院落。

注释:

  • :停留、居住。
  • 无依:没有依靠。
  • :闲适、安闲。
  • 片云:孤独的云。
  • 孤鹤:孤独的鹤,象征自由。
  • 四海九州:形容广阔的天地。
  • 静坐:安静地坐着。
  • 趁凉:利用凉爽的时光。
  • 著苔斑:在苔藓上留下痕迹。
  • 洗浣:清洗、洗涤。
  • 行衣:旅行的衣物。
  • 邻僧:邻近的僧人。

典故解析:

  • “四海九州”是古代对中国地理的概括,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无尽的自由。
  • “孤鹤”常用来形容高洁、孤独的境界,表达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洒脱心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琬,号石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反映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林间与友人告别的情景。开篇即以“住亦无依去是闲”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豁达态度。诗中提到的“片云孤鹤”象征着自由与孤独,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静坐趁凉移树影”展现了恬淡宁静的生活情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最后几句写到秋天的到来,诗人准备回归,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对友谊的珍重。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惜,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住亦无依去是闲:居住在这里虽然没有依靠,离开也是一种闲适的选择。
  2. 何心终恋此林间:为何还对这片林间心存眷恋呢?
  3. 片云孤鹤东西路:孤独的云与鹤自由飞翔,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4. 四海九州多少山:四海与九州之间有无数的山川,展现广阔的天地。
  5. 静坐趁凉移树影:在凉爽的树影下静坐,享受生活的宁静。
  6. 兴随题处著苔斑:兴致所至,在石头上留下苔藓的印记。
  7. 秋来洗浣行衣了:秋天来临,洗净了旅行的衣物。
  8. 还尔邻僧旧竹关:准备回去见邻居的僧人和他那老旧的竹子院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片云孤鹤”和“四海九州”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
  • 象征:孤鹤、片云象征自由与孤独,传达诗人心境。
  • 比喻:用“静坐趁凉”比喻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体现出诗人追求简朴宁静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林间:象征自然与恬静。
  • 孤鹤:象征高洁与自由,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然。
  • :象征着变化与告别,带有淡淡的伤感。
  • 竹关:象征友谊与归属,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失败
    C. 忧伤

  2. 诗人在林间的感受是: A. 依恋
    B. 安闲
    C. 忧愁

  3. “四海九州”指的是: A. 地方
    B. 山川
    C. 广阔的天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隐逸的生活情趣。
  • 李白《早发白帝城》: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