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灯花
作者: 洪希文 〔元代〕
报道灯花如画。
烨烨文章绣。
安顾莫风摇,应恐夜寒花瘦。
搔首。搔首。
结果望天将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灯花的美丽,仿佛画作一般;那光彩夺目的文章犹如绣品。惟愿不要被风吹动,恐怕夜里寒冷会使花儿憔悴。不断地搔首思索,最后只能仰望天空,期待着某种结果。
注释:
- 灯花:指的是点燃的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烨烨: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安顾:意为“何必”或“何妨”,在此表示一种轻松的态度。
- 莫风摇:指不要被风吹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夜寒花瘦:夜晚寒冷,花会凋零,暗示对美的脆弱和忧虑。
- 搔首:形容思索或焦虑的姿态。
- 结果望天将就:意指期待某种结果的到来,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灯花”象征光明与希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同时,夜寒与花瘦的意象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希文,元代诗人,具体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与个人的情感。其风格多以细腻、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灯下沉思,表达对光明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不易的感慨。
诗歌鉴赏:
《如梦令 灯花》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灯花的美丽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灯花如画”的比喻,词人将灯下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光辉灿烂的梦境中。接着“烨烨文章绣”更是将灯光与文采结合在一起,象征着文化的光辉。
然而,诗人又在此美丽的景象中投射出一种无奈与忧虑。“安顾莫风摇”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接着“应恐夜寒花瘦”则表达了对脆弱生命的深切关怀。诗人在感叹美的同时,也意识到美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的“搔首”与“结果望天将就”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待,尽管面临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他仍希望能够有所期待与结果。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挚流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报道灯花如画:描绘灯光下的花朵,形容其美丽如画。
- 烨烨文章绣:形容灯光下散发出的光辉与文采,似乎是精致的绣品。
- 安顾莫风摇:表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不希望其被风吹动。
- 应恐夜寒花瘦:担心夜晚寒冷会让花朵凋零。
- 搔首:形容思索、焦虑的情态。
- 结果望天将就:表达对未来结果的期待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花比作画作,强调其美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的状态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同时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脆弱与短暂感到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花:象征光明、希望与美好事物。
- 夜寒:代表困境、无情的环境。
- 搔首:象征思考与焦虑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灯花如画”中“如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灯光
- B. 花朵
- C. 文章
-
诗中哪个词语表达了对夜晚寒冷的担忧?
- A. 搔首
- B. 风摇
- C. 夜寒
-
诗人最终期待得到什么?
- A. 美丽的花朵
- B. 明亮的灯光
- C. 结果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更加强调了人生的哲理,而洪希文则更多地关注于瞬间的美丽与脆弱的生命。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