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11 19:39:22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

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沈蔚〔宋代〕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限惆怅与思念。诗中提到想念她的情感无法停止,船行驶在蓝桥的路上,离别时的言语依然难以释怀,想要再问她如今的去处。门前的杨柳已经几日感受到西风的吹拂,自己即将启程,心里留恋且不安,忽然听到城头的鼓声响起。在这次幽会中,愈发感到忧愁。偶然的相逢,是否还有此刻的欢愉呢?在临别之际举杯畅饮,不必吝惜每一杯酒,月光下的人,明夜又将何处去呢?

注释:

  • 想伊:想念她。
  • 蓝桥路:蓝桥是一个地名,象征着离别的路。
  • 别语未甘听:离别的话语让人难以忍受。
  • 杨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行色:行走的姿态、心情。
  • 忽忽城头鼓:忽然听到城头的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紧迫感。
  • 邂逅:偶然相逢。
  • 尊前月:酒杯前的月光,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蔚,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一个离别的场合,表现了作者在送别时的复杂情感。社会背景上,宋代是一个重视文人情感表达的时代,诗人常常寄情于景,通过自然描绘来抒发内心的忧伤与思念。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浓厚离愁的诗歌,浑然天成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全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开头便以“想伊不住”引出深切的思念之情,随后自然地转入船行蓝桥的场景,象征着即将离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别语未甘听”,更是道出离别之际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虽已说再见,却依然难以释怀。诗中提到的“门前杨柳”与“西风”则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氛围,杨柳象征着春天的柔美与离别的伤感,而西风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在描写中穿插着对相逢的思考,“邂逅却相逢”一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惘。“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通过举杯畅饮的方式,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的“明夜知何处”,更是将诗歌情感推向了高潮,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伊不住:表达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的情感。
  • 船在蓝桥路:描绘出离别的场景,船行意味着即将离去。
  • 别语未甘听:离别时的言辞让人难以接受,充满了不舍。
  •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时间的流逝使得离别的情感愈发深重。
  • 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内心的犹豫与不安,城头鼓声催促着离去。
  •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与她的相聚却增加了愁苦的情绪。
  • 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船行蓝桥路比喻着离去。
  • 拟人:西风似乎在与杨柳诉说离愁。
  • 对仗:如“尊前月,月中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别绪展开,表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蓝桥:象征离别的路,带有惆怅之感。
  • 杨柳:代表着柔情与离别。
  • 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无尽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想伊不住”中“伊”指代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 D. 师长
  2. “船在蓝桥路”中的“蓝桥”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
    • C. 欢乐
    • D. 归宿
  3. 诗中提到的“杨柳”主要代表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离愁
    • C. 希望
    • D. 安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对比沈蔚的《蓦山溪》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沈蔚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词牌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