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门。桓帝》

时间: 2025-01-27 03:21:18

能嫌跋扈斩梁王,宁便荣枯信段张。

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能嫌跋扈斩梁王,
宁便荣枯信段张。
襄楷忠言谁佞惑,
忍教奸祸起萧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权臣的无奈与愤慨。诗人认为,虽然可以痛快地斩杀像梁王那样的跋扈之人,但却宁愿看到荣华富贵,也不愿意信任段氏和张氏等人。襄楷的忠告又有谁会被重视呢?难道要忍受奸邪之事在自己家中滋生吗?

注释

  • 跋扈:指横行霸道、专横跋扈的人。
  • 梁王:指汉朝的梁王,通常指权势过大的王侯。
  • 荣枯:指荣华和衰败。
  • 段张:段氏和张氏,指历史上权臣家族。
  • 襄楷:指襄楷,古代忠臣,代表忠言。
  • 萧墙:指家中,形容家庭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生活在相对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政治问题,表达对权臣和腐败现象的不满。

创作背景

《后汉门》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权臣专权的社会现实。诗人借古抒怀,借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现实的控诉和对忠臣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深刻揭示了权力游戏中的复杂人性和黑暗现实。开头两句提到“跋扈”和“荣枯”,表现出对权臣专权的厌恶以及对忠诚之士的怀念。诗人用“宁便”一词,显示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权力的屈服,反映出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态度。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提出了忠言难以被重视的现实,以及家庭内部可能滋生的奸邪之事。这种家庭与政治的交织,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显示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嫌跋扈斩梁王:可以痛快地讨厌专横跋扈的权臣,像梁王那样的存在。
  2. 宁便荣枯信段张:宁愿接受荣华与衰败,也不愿意轻易信任段氏和张氏等权臣。
  3. 襄楷忠言谁佞惑:襄楷的忠告又有谁会听从,忠言难以被重视。
  4. 忍教奸祸起萧墙:难道要忍受奸邪之事在家庭内部滋生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权臣的专横与忠臣的忠言进行对比,突显社会的不公。
  • 反讽:表面上提到的“荣华”,实际上反映了对权力的无奈屈服。
  • 意象:萧墙的意象,既代表家庭,也象征着内部的矛盾和危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权臣的控诉和忠臣的惋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沦丧和权力腐败的强烈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跋扈:象征权力的专横与混乱。
  • 荣枯:象征命运的无常与不确定性。
  • 忠言:象征道德与良知的缺失。
  • 萧墙:象征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梁王”是指哪个时期的王侯?

    • A. 西汉
    • B. 东汉
    • C. 唐代
    • D. 宋代
  2. 诗人对“段张”一族持什么态度?

    • A. 赞美
    • B. 怀疑
    • C. 信任
    • D. 忽视
  3. “襄楷忠言”中的“襄楷”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忠臣
    • C. 一位将军
    • D. 一位王侯

答案

  1. B. 东汉
  2. B. 怀疑
  3. B. 一位忠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兵车行》:同样关注社会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2.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权力和生活的无奈与消极。

诗词对比

《后汉门》与《兵车行》的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体命运的无奈,但《后汉门》更侧重于对权臣的控诉,而《兵车行》则更关注底层民众的苦难。
  • 情感:前者通过对比与反讽表达愤懑,后者则通过直白的描述展现悲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周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