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臧孙》

时间: 2025-02-04 15:28:29

诸孟憎吾似犬狞,贤臧哭孟倍伤情。

季孙爱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药故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秋战国门。臧孙
诸孟憎吾似犬狞,
贤臧哭孟倍伤情。
季孙爱我如甘疾,
疾足亡身药故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诸葛亮和孟尝君恨我像狼狗一样凶狠,贤者臧孙为孟尝君的死而悲痛不已,季孙对我的爱如甘美的药,但我情愿在疾苦中死去,也不愿求药来延续生命。

注释:

  • 诸孟:指诸葛亮和孟尝君。
  • 憎吾似犬狞:恨我像狼狗一样凶狠。
  • 贤臧:指贤者臧孙。
  • 倍伤情:更加伤心。
  • 季孙爱我如甘疾:季孙对我的爱如同甘美的药。
  • 药故宁:宁愿受苦也不愿求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诸葛亮”和“孟尝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分别代表了智谋和义气。臧孙的哭泣反映了忠义之情,而“季孙”则隐喻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人物和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描写人情和社会风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人心浮动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义友情的追求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憎”和“伤”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痛苦,表现出一种被误解的无奈和孤独。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了对情谊的渴望与珍视,季孙的爱被比喻为“甘疾”,既有温暖的意味,也暗含受苦的滋味。诗的最后一句则传达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宁愿面对死亡也不愿妥协,这种强烈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孟憎吾似犬狞”:开篇直接表明了对自己遭受的误解与仇恨,感情强烈。
    • “贤臧哭孟倍伤情”:提到忠诚的臧孙因朋友之死而悲痛,反映出友情的珍贵。
    • “季孙爱我如甘疾”:季孙对自己的感情是温暖的,但又暗含着痛苦和无奈。
    • “疾足亡身药故宁”: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帮助,展现出诗人刚强的性格和对情感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犬狞”比喻他人的误解,形象生动。
    • 对仗:如“憎吾似犬狞,哭孟倍伤情”,增强了诗的气势。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误解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以及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 犬狞:象征着误解与敌意。
  • 泪水:象征着友谊的真挚与悲伤。
  • 甘疾:象征着温暖的情感,虽美好却也带有痛苦的成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贤臧”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尝君
    • B) 诸葛亮
    • C) 臧孙
    • D) 季孙
  2. “季孙爱我如甘疾”中的“甘疾”指的是什么?

    • A) 甜蜜的药
    • B) 甘美的痛苦
    • C) 美好的事物
    • D) 疾病
  3. 此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无奈
    • C) 愤怒
    • D) 骄傲

答案

  1. C) 臧孙
  2. B) 甘美的痛苦
  3. B) 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将进酒》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周昙的《春秋战国门》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友情的感悟,但周昙更倾向于展现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豪放洒脱,体现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