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猫》

时间: 2025-01-27 05:12:30

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

眈眈肯听豺声怯,索索当令鼠辈无。

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

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
眈眈肯听豺声怯,索索当令鼠辈无。
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
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白话文翻译:

一只懒惰的野狐在百丈的高山上游荡,而我却得到了小虎斑猫。
它警觉地听着豺狼的叫声,令那些小老鼠再也不敢出现。
我常常和这个道士一起坐在一起,难得看到孩子们玩耍嬉戏。
这只猫刚染上了金黄色,散发着如蜡一样的香气,从此我的书房再也没有闭合的厨房。

注释:

  • 百丈:指的是高山,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 慵参:懒散、悠闲地游荡。
  • 小於菟:小虎斑猫,形象可爱。
  • 眈眈:形容警惕的样子,时刻保持警觉。
  • 索索:形容小老鼠的窜动声。
  • 道人:指修道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编须:指编织须发,形象地描绘童子的玩耍。
  • 硬黄新染:新近染成的鲜亮的黄色。
  • 香如蜡:香气浓郁,像蜡烛上的香味。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虎斑猫与野狐的悠闲生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也暗示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动物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闲暇时创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小动物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虎斑猫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独特理解。开篇的“百丈慵参老野狐”,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述说自然界的宁静。接着,诗人以虎斑猫的警觉,反映了生命的敏感和脆弱,同时也暗示了猫与鼠之间的捕食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一面。

后两句则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常与道人并坐,寓意着人类与自然的融合;而孩童嬉戏的画面则更显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从此书堂不闭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开放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使得他的书房充盈着灵动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百丈慵参老野狐”:描绘了一种悠闲懒散的境界,野狐作为野生动物,与自然融为一体。
    2. “一只俄得小於菟”:突显了猫的可爱与活泼,暗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 “眈眈肯听豺声怯”:表达了猫的警觉性,反映出动物对生存环境的敏感。
    4. “索索当令鼠辈无”:表现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展现生物链的自然法则。
    5. “既与道人常并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道士的联系也暗示了修行的生活。
    6. “何妨童子戏编须”:通过孩童的嬉戏,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轻松。
    7. “硬黄新染香如蜡”:突出了猫的特征,象征着新鲜与生机。
    8. “从此书堂不闭厨”:表现了开放心态,倡导享受生活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猫与蜡的香气进行比较,增强了猫的形象。
    • 拟人:赋予动物以人的特性,使得描写更富有情感。
    • 对仗:如“豺声怯”与“鼠辈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虎斑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 老野狐:代表悠闲与自然的自在。
  • 豺狼与小鼠:体现了生物界的捕食关系,反映了自然法则。
  • 道人:象征着修行与自然的结合,暗示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猫 B. 狐狸 C. 老鼠 D. 以上都有
  2. 诗中体现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忙碌 B. 悠闲 C. 忧愁 D. 孤独
  3. “硬黄新染香如蜡”中的“蜡”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花香 C. 香气 D. 颜料

答案

  1. D. 以上都有
  2. B. 悠闲
  3. C. 香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张镃:李白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壮丽景观,而张镃则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 王维与张镃:王维的诗词往往充满禅意,而张镃则在自然描绘中夹杂了更多人情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