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赠朱放
原文展示
野客归时无四邻,
黔娄别久案常贫。
渔樵旧路不堪入,
何处空山犹有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游子在归乡时的孤独和无奈。野外的旅客在归来的时候没有邻居相伴,黔娄(意指穷困的家庭)分别已久,家里仍然贫穷。曾经熟悉的渔樵小路已经无法再走,空旷的山中依旧有人在徘徊。
注释
- 野客:指在外游荡的人。
- 黔娄:指贫困的家庭,源自《诗经》中的“黔”代表黑色,象征贫穷;“娄”指的是家。
- 渔樵:指捕鱼和砍柴的人,这里代表了乡村的日常生活。
- 空山:指的是人迹罕至的山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山人,出生于苏州,生活在唐朝中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顾况的作品多具哲理性,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归乡之际,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现状的感慨。诗中透出一种孤独、贫困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赠朱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归乡时的内心感受。开篇“野客归时无四邻”,直接表露了作者的孤独感,暗示在外漂泊的游子即使回到故乡,却没有人来相迎。随后的“黔娄别久案常贫”,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即使回家,生活依然贫困,与外界的隔绝感愈发明显。
“渔樵旧路不堪入”,这一句则通过对往日熟悉小路的提及,营造出一种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再走那条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结尾一句“何处空山犹有人”,则点明了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有人的存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令人对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客归时无四邻:
- 此句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寂寞,归乡却无邻里相伴,显得更加凄凉。
-
黔娄别久案常贫:
- “黔娄”象征着贫困,表明游子离家已久,家中仍然贫困,暗示家庭的变故与生活的艰难。
-
渔樵旧路不堪入:
- 指曾经熟悉的小路不能再走,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改变。
-
何处空山犹有人:
- 尽管身处空山,依然有人,这句引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关系,如“渔樵旧路”和“何处空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用“野客”、“渔樵”、“空山”这些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关系,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与描写,传达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客:象征流浪与孤独。
- 黔娄:代表贫困与家庭的困境。
- 渔樵旧路:承载着往日的记忆与乡愁。
- 空山:象征寂寞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黔娄”指的是什么? A. 富有的家庭
B. 贫困的家庭
C. 游子
D. 自然环境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渔樵旧路”象征着___。
-
判断题:诗的结尾表达了人迹罕至的空山中依然有人,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对/错)
答案
- B
- 过去的美好时光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韦应物
诗词对比
对比顾况的《赠朱放》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采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孤独和思乡之情,但顾况更侧重于游子的孤独感,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