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友》
时间: 2025-04-27 08:2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
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
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
临风蹋叶立,半日颜色哀。
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
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
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
我今赠一言,胜饮酒千杯。
其言虽甚鄙,可破悒悒怀。
朱门有勋贵,陋巷有颜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白话文翻译
昨夜霜降,庭中的槐树似乎被杀死了一般。
树上的干叶不等到变黄,就纷纷飘落下来。
我怜悯你感受到节令的变迁,早晨起床走到前阶。
在风中踩着落叶站立,半天的时间面色忧愁。
向西望去长安城,歌声和钟声传来十二条街。
是谁不快乐呢?唯有你心中却独自悠然。
阳光在头顶高悬,镜中映出的是苍老的面容。
平生的青云之志,如今化作了死灰。
我今天赠你一句话,胜过千杯美酒。
这句话虽然十分粗鄙,却能打破你心中的忧郁。
朱门之后有显贵,陋巷中却有颜回。
穷通各有自己的命运,才华与否并不重要。
推开这些自会豁然开朗,无需等待安排。
注释
- 霜:指秋冬季节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霜。
- 杀君庭中槐:形象地描绘霜的寒冷使庭院中的槐树遭受摧残。
- 索索:形容风吹动落叶的声音。
- 悒悒:忧虑、抑郁的样子。
- 朱门:指有权势的人家。
- 颜回: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以品德高尚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直白易懂,擅长描绘世态人情,关注社会民生。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爱情、政治、人生等多个主题。
创作背景
《谕友》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谕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劝解。诗的开头,白居易用“霜降”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接着,诗人对友人的忧虑表示理解,“怜君感节物”,表现出深厚的友情。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沉思愈发明显,反映出自己曾经的理想与如今的失落。最后,诗人以劝慰的语气,提醒朋友无论贫富、成败,心态的豁达与超然才是最重要的。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白居易关注人性的温情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霜降的夜晚,庭中的槐树显得格外凄惨。
- 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干枯的树叶不等到变黄就纷纷落下,暗示时间的急促。
- 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怜惜朋友对季节更替的感慨,早晨走到前阶。
- 临风蹋叶立,半日颜色哀:在风中踩着落叶,心情愁苦。
- 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眺望长安,耳边回响着歌声和钟声。
- 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问世间谁不快乐,唯独你心中无忧。
-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阳光高悬,镜中映出衰老的脸庞。
- 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年轻时的理想如今化为乌有。
- 我今赠一言,胜饮酒千杯:我今天送你一句话,胜过千杯美酒。
- 其言虽甚鄙,可破悒悒怀:这句话虽简单,却能消解你的忧愁。
- 朱门有勋贵,陋巷有颜回:在权贵之家有显赫的人物,穷巷中也有品德高尚的人。
-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无论贫穷或富贵,命运各有安排,才华与否并不重要。
-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理解这些道理后,自然会豁然开朗,无需等待安排。
修辞手法
- 比喻:霜“杀”槐树,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的残酷。
- 拟人:干叶“索索飞下来”,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
- 对仗:如“朱门有勋贵,陋巷有颜回”,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主题。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劝解与思考,强调心态的豁达与超然,提醒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寓意人生的无常。
- 槐:象征故乡与情感的寄托。
- 落叶: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长安:象征繁华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昨夜霜一降”中的“霜”指的是什么? A. 雨
B. 雪
C. 霜
D. 风 -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的是: A. 贫穷
B. 权贵
C. 雪山
D. 春天 -
诗的主题思想强调: A. 追求权力
B. 心态的豁达与超然
C. 年轻的理想
D. 自然的美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拥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但白居易更注重直白的表达,而杜甫则多用沉郁的笔调。
- 白居易的《谕友》与李白的《将进酒》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注内心的豁达,后者则表现对人生的放纵与豪情。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