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池上三首》

时间: 2025-02-04 15:36:13

新蝉上树空遗蜕,野雀哺雏争小虫。

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满水亭荷叶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池上三首 张耒 〔宋代〕

新蝉上树空遗蜕, 野雀哺雏争小虫。 粉沾衣袖竹枝雨, 香满水亭荷叶风。

白话文翻译

新蝉爬上树,只留下空壳, 野雀喂养雏鸟,争抢小虫。 竹枝上的雨滴沾湿了衣袖, 荷叶间的风带来了满亭的香气。

注释

  • 遗蜕:指蝉蜕,蝉脱下的壳。
  • 哺雏:喂养幼鸟。
  • 粉沾衣袖:指竹枝上的雨滴像粉末一样沾在衣袖上。
  • 水亭:建在水边的亭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池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池边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蝉、野雀、竹雨和荷叶风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诗中“新蝉上树空遗蜕”一句,既表现了蝉的生命循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野雀哺雏争小虫”则生动地描绘了野雀喂养雏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后两句“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满水亭荷叶风”则通过感官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夏日池边,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蝉上树空遗蜕:新蝉爬上树,留下了空壳,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2. 野雀哺雏争小虫:野雀喂养雏鸟,争抢小虫,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3. 粉沾衣袖竹枝雨:竹枝上的雨滴沾湿了衣袖,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
  4. 香满水亭荷叶风:荷叶间的风带来了满亭的香气,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新蝉和野雀赋予了人的行为,如“上树”和“哺雏”。
  • 对仗:后两句“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满水亭荷叶风”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池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生机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蝉:象征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 野雀:象征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竹枝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
  • 荷叶风: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蝉上树空遗蜕”中的“遗蜕”指的是什么? A. 蝉的尸体 B. 蝉的壳 C. 蝉的翅膀 D. 蝉的食物
  2. 诗中“野雀哺雏争小虫”描绘了什么情景? A. 野雀在树上休息 B. 野雀在水中游泳 C. 野雀喂养雏鸟 D. 野雀在捕食昆虫
  3. 诗中“粉沾衣袖竹枝雨”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竹枝上的雨滴沾湿了衣袖 B. 竹枝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袖 C. 竹枝上的霜沾湿了衣袖 D. 竹枝上的雪沾湿了衣袖
  4. 诗中“香满水亭荷叶风”营造了什么氛围? A. 热闹的氛围 B. 宁静的氛围 C. 悲伤的氛围 D. 紧张的氛围

答案

  1. B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猎场的生机与活力。
  • 杨万里《小池》:描绘了小池边的清新景象。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夏日池上三首》与杨万里的《小池》都描绘了池边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细节的描绘,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