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阳行》
时间: 2025-01-11 01:3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濉阳行
作者: 李涉 〔唐代〕
黄昏日暮驱羸马,
夜宿濉阳烽火下。
此地新经杀戮来,
墟落无烟空碎瓦。
层冰塞断隋朝水,
一道银河贯千里。
愁心翻覆梦难成,
病仆呻吟呼不起。
泗水三千招义军,
本是征战邀殊勋。
十年麾下蓄壮气,
一朝此地为愁人。
昨日太阳回照烛,
转见天心重含育。
早晚东风的发生,
古堤春草年年绿。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我驱赶着疲惫的马匹,夜晚就宿在濉阳的烽火台下。这里刚刚经历过杀戮,村庄里没有烟火,满地都是破碎的瓦片。冰层封住了隋朝的河流,一道银河横贯千里。心中愁苦翻腾,梦也难以实现,病弱的我呻吟着无法起身。泗水的三千英雄招募义军,本是为了征战而赢得荣誉。十年如一日,士马蓄积了力量,然而一朝之间,这里却成了愁苦之地。昨日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仿佛见证了怀抱重重希望的心。早晚东风吹来,古堤上的春草年年依旧青翠。
注释:
- 羸马:疲惫的马。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警报的火烽。
- 墟落:村庄。
- 层冰:冰层。
- 银河:指天上的星河。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泗水:古代指泗河,流域丰饶。
- 义军:指为正义而起的军队。
- 殊勋:不寻常的功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描绘战乱的诗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
创作背景:李涉创作《濉阳行》时,正值唐朝社会动荡之际,战乱频繁,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深切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濉阳行》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沉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生灵涂炭的深切关怀。开头的“黄昏日暮”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夜宿濉阳烽火下”则暗示了紧张的军事环境,令人对后续的情节充满期待。诗中提到的“此地新经杀戮来,墟落无烟空碎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尽怀念。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层冰塞断隋朝水,一道银河贯千里”的意象,表现出对历史长河的思考,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将个人的病痛与社会的动荡相联系,体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泗水三千招义军”则流露出一种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最终在“古堤春草年年绿”的意象中给予人们一丝希望与安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昏日暮驱羸马:描写了作者的疲惫与孤独,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 夜宿濉阳烽火下: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危险环境,增加了紧迫感。
- 此地新经杀戮来:揭露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悲惨。
- 墟落无烟空碎瓦:描绘了战争后荒凉的村庄,生动地展现了景象的惨淡。
- 层冰塞断隋朝水:以冰层封堵水流隐喻历史的停滞与阻断。
- 一道银河贯千里:用星河的壮丽展现历史的广袤与生命的渺小。
- 愁心翻覆梦难成: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与绝望。
- 病仆呻吟呼不起:生动刻画了诗人身体的无力与精神的痛苦。
- 泗水三千招义军:表达了对抗争的渴望与对英雄的召唤。
- 十年麾下蓄壮气:体现了长久的奋斗与积累。
- 一朝此地为愁人:反映了瞬息万变的命运与无奈。
- 昨日太阳回照烛:象征着希望的重生,暗示未来的可能性。
- 早晚东风的发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 古堤春草年年绿:以自然的复苏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回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历史的流淌,展现出历史的深邃。
- 拟人:将春草赋予生命,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描写战争悲剧的同时,传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羸马:象征着疲惫与无奈,暗示着生活的艰辛。
- 烽火:代表战争与动荡,传达出紧迫与危险的氛围。
- 银河:象征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永恒,展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 春草: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濉阳行》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涉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羸马”指的是什么? A. 疲惫的马
B. 美丽的马
C. 战斗的马 -
诗中“泗水三千招义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和平的渴望
B. 对战争的期待
C. 对英雄的召唤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渴望,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悲痛。
- 李白的《静夜思》则更为个人化,关注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涉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