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忧》

时间: 2025-01-10 22:22:58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白话文翻译:

这难道只是因为科举考试的落榜而死吗?我所感叹的是文字的抛弃。
蒿草蔓延,恣意玩弄;菱角和荇菜的美丽也渐渐减少。
我未能实现摆脱鱼鳞的理想,只能空想随波逐流。
何时才能再遇到细雨滋润,洗净生机与鲜花?

注释:

  • 科斗:指科举考试,"斗"为战斗,这里形容竞争激烈。
  • 所嗟:所感叹的意思。
  • 文字捐:指抛弃文字,暗指对文人身份的失落。
  • 蒿蔓:野草蔓延,象征环境恶劣。
  • 菱荇:水生植物,象征美好事物的减少。
  • 摆鳞志:指想要摆脱平庸生活的志向。
  • 空思:空想,未能实现的想法。
  • 再霖雨:再次遇到雨水,象征希望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山,唐代诗人,以其忧愤的诗风著称。他一生多次参加科举,却屡屡失利,生活困顿,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夜忧》创作于孟郊失意之际,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科举制度的无奈与批判。

诗歌鉴赏:

《夜忧》通过对个人失落感的描绘,反映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诗的前两句以“岂独科斗死”开篇,点明了诗人对科举的失望,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哀,更是对整个文字和文化传统的沉痛感叹。接着通过“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减少与丧失。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比作“未遂摆鳞志”,而“空思吹浪旋”则展示出一种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何当再霖雨”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执著与不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希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岂独科斗死:开篇质疑,指科举的失败是否只是生命的终结,暗示诗人的不甘。
  • 所嗟文字捐:感叹文字与文化的失落,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 蒿蔓转骄弄:描绘自然环境的荒凉,象征社会的颓废。
  • 菱荇减婵娟:美好事物的减少,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未遂摆鳞志: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感,暗示个人追求的挫败。
  • 空思吹浪旋:无所作为的空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 何当再霖雨:对未来的渴求与期待,传达希望与重生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理想比作鱼鳞,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蒿蔓转骄弄”与“菱荇减婵娟”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失落感,以及对未来重新焕发生机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希望,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人文精神。

意象分析:

  • 科斗:象征着人生的竞争与压力。
  • 蒿蔓:象征社会的荒凉与混乱。
  • 菱荇: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霖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夜忧》中的“科斗”具体指什么? A. 物种竞争
    B. 科举考试
    C. 农田耕作

  2. “未遂摆鳞志”中“摆鳞志”指的是什么? A. 渴望实现理想
    B. 追求财富
    C. 追求名声

  3. 诗中“何当再霖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孟郊《夜忧》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孟郊更强调个人失落感,而白居易则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