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1 14:21:38

迎客西来送客行。

堆堆历历短长亭。

_人残酒不能醒。

烟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叶复丹青。

凭谁图写入银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石孝友

迎客西来送客行。
堆堆历历短长亭。
人残酒不能醒。
烟染暮山浮紫翠,
霜凋秋叶复丹青。
凭谁图写入银屏。

白话文翻译:

迎接客人从西方而来,送走客人离去的路途。
短长亭台堆积如山,历历在目。
酒酣耳热的人却无法清醒。
烟雾笼罩的暮山呈现出紫色和翠绿色,
霜打的秋叶变得如同丹青一般。
又有谁能将这些美景描绘在银屏上呢?

注释:

  • 迎客:迎接客人。
  • 西来:从西方而来。
  • 送客行:送走客人。
  • 堆堆历历:形容亭台的数量,既有长亭也有短亭,非常清晰。
  • 人残酒不能醒:指人在酒醉之后仍未清醒。
  • 烟染:烟雾笼罩。
  • 暮山:傍晚的山。
  • 浮紫翠:呈现出紫色和翠绿色。
  • 霜凋:霜打落,秋风萧瑟。
  • 丹青:形容颜色鲜艳如画。
  • 银屏:指描绘美景的画面或屏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其诗风多表现山水自然,情感细腻,常用优美的意象描绘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

《浣溪沙》成诗时,正值秋冬之交,诗人可能在送别友人之际,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然美的感慨。开篇以迎送客人为线索,引入了短长亭的意象,既表现了场景的繁忙,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诗中“人残酒不能醒”一句,直接传达了送别时的惆怅和无奈,酒醉的状态象征着对过往时光的沉迷与不舍。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自然,烟雾笼罩的暮山与秋叶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凋零与美丽。“烟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叶复丹青”,通过色彩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最后一句“凭谁图写入银屏”,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在送别的情境中,交织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情感真挚而深厚,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美景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迎客西来送客行:开篇交代场景,既有迎接也有送别,突出主题。
  2. 堆堆历历短长亭:描绘亭台的场景,表现热闹与繁华。
  3. 人残酒不能醒:表达醉酒后的无奈与惆怅。
  4. 烟染暮山浮紫翠:描写自然之美,展现秋天的色彩。
  5. 霜凋秋叶复丹青:表现秋叶的凋零与美丽,充满诗意。
  6. 凭谁图写入银屏:引发思考,谁能将这美好记录于画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叶比作丹青,生动形象。
  • 对仗:如“迎客西来送客行”,句式整齐,增强韵律感。
  • 意象:烟、山、秋叶等意象交替,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际交往的场所,表达离别之情。
  • :象征着模糊与朦胧,表现情感的复杂性。
  • :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壮丽。
  • 秋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石孝友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人残酒不能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失落

  3. 诗中的“银屏”指代什么?
    A) 画卷
    B) 屏风
    C) 银子
    D) 镜子

答案:

  1. B) 石孝友
  2. B) 惆怅
  3. B) 屏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送友人》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 《送友人》:表现了送别的主题,情感渗透。

以上的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浣溪沙》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