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时间: 2025-02-04 16:09:15

暮春百卉未舒红,尽日寻芳逆晚风。

谁道倦游鞍马上,且投佳句锦囊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
作者: 洪皓 〔宋代〕

暮春百卉未舒红,
尽日寻芳逆晚风。
谁道倦游鞍马上,
且投佳句锦囊中。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暮春时节,百花尚未完全绽放,
我整天在晚风中寻找花香。
谁说在马背上游玩就会感到疲倦,
不如把美好的诗句装进锦囊中。

注释:

  • 暮春:指春天的最后阶段,通常是四月末到五月初。
  • 百卉:百花的意思,这里指各种花卉。
  • 舒红:绽放出红色的花朵。
  • 寻芳:寻找花香,指在春日里游玩、赏花。
  • 倦游:指游玩疲倦,产生厌倦感。
  • 鞍马上:在马鞍上,骑马的状态。
  • 佳句:美好的诗句。
  • 锦囊:装诗句的锦缎袋,象征珍藏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投佳句锦囊中"的意象可理解为对艺术创作的珍视,反映了古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皓(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感受,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内心的愉悦。开篇以“暮春百卉未舒红”揭示了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释放,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期待的感觉。接着“尽日寻芳逆晚风”,表达了作者在春日中漫游的情境,晚风中夹杂着花香,令人陶醉。

“谁道倦游鞍马上”这一句,反映了对于游玩疲倦的反思,诗人以不屑的口气回应了这种说法,表现出他对游玩与创作的热爱。“且投佳句锦囊中”则是将游玩的乐趣与诗歌创作结合,强调了在游玩中获取灵感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藏。

整首诗结构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春百卉未舒红”:暮春时节,百花尚未绽放,表达了春天的迟缓与美好。
  2. “尽日寻芳逆晚风”:整天在晚风中寻觅花香,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3. “谁道倦游鞍马上”:反问,谁说骑马游玩就会感到疲倦,显现出诗人对游玩的热情。
  4. “且投佳句锦囊中”:不妨把美好的诗句记录下来,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倦游”与“寻芳”,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谁道”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互动性。
  • 意象:如“锦囊”象征着诗人的创作与积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游玩中记录灵感的乐趣,强调了生活与艺术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晚风:代表着春日的温暖和轻柔,增添了诗的柔美。
  • 佳句:象征着艺术创作的珍贵与重要性。
  • 锦囊: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藏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洪皓
    • C. 杜甫
  2. “倦游”的意思是?

    • A. 游玩疲倦
    • B. 游玩快乐
    • C. 游玩无聊
  3. 在诗中,作者是如何看待骑马游玩的?

    • A. 觉得很累
    • B. 觉得很有趣
    • C. 觉得没意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泊船瓜洲》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次韵春日即事六首》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关注春日的早晨宁静,而后者则在游玩中寻找灵感,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