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伏蒙台慈以南至之后见寄佳篇岂曰奉酬辄》
时间: 2025-01-26 02:3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年冉冉不曾停,合向劳生养道情。
万物已怜成复象,一阳还见动勾萌。
南躔日转阶前影,北陆风吹枝杪声。
看即东宫布地令,绿杨堤上有闲行。
白话文翻译:
时光悄悄地流逝,从未停歇,仿佛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温情。万物都已经怜惜着这自然的变化,春天的阳光再次唤醒了新生。南方的太阳转动着影子,北方的风拂过树梢,传来阵阵声响。只需一看,东宫的春光便铺展在大地上,绿杨堤边的人们悠闲地散步。
注释:
-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
- 冉冉:形容缓慢而渐渐的样子。
- 道情:指生活的情感与道理。
- 怜:同情、珍惜。
- 一阳:指春天的阳光。
- 勾萌:唤醒生命的萌芽。
- 南躔:指南方的星宿。
- 北陆:指北方的地方。
- 枝杪声:树梢发出的声音。
- 东宫:指春天的象征,通常与东风、春光相连。
- 闲行:悠闲地散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至,宋代诗人,字子敬,号隐士,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人寄情于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诗歌鉴赏:
李至的《至启伏蒙台慈以南至之后见寄佳篇岂曰奉酬辄》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性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万物复苏的美好画面。开篇的“流年冉冉不曾停”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奈,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揭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渺小与脆弱。
而“合向劳生养道情”则将人生的辛劳与生活的真谛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万物已怜成复象,一阳还见动勾萌”,则描绘了春天的阳光唤醒大地万物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
“南躔日转阶前影,北陆风吹枝杪声”中,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日影和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故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最后,“看即东宫布地令,绿杨堤上有闲行”则以视觉的方式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带着轻松愉悦的气息,恰如人们在春光中漫步的闲适。
整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还传递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宋代诗歌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年冉冉不曾停:时间缓缓流逝,未曾停滞。
- 合向劳生养道情:人生的辛劳与温情交织在一起。
- 万物已怜成复象:万物已被春天的生命力所唤醒。
- 一阳还见动勾萌:春阳再次照耀,唤起生机。
- 南躔日转阶前影:阳光从南方照射,影子在台阶上移动。
- 北陆风吹枝杪声:北方的风吹动树梢,传来声响。
- 看即东宫布地令:一看便是春天的景象铺展。
- 绿杨堤上有闲行:绿杨树旁,人们在悠闲地散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命的复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万物的怜惜与阳光的唤醒,让自然具有人情味。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
意象分析:
- 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
- 阳光:代表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 南躔日:象征春天的温暖。
- 北陆风:代表自然的声音与气息。
- 绿杨堤:象征生机与闲适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流年冉冉不曾停”意指什么?
- A. 时间流逝缓慢
- B. 时间不断流逝
- C. 时间停止不动
-
“万物已怜成复象”中“怜”的意思是?
- A. 憎恨
- B. 同情、珍惜
- C. 忽视
-
诗人通过“南躔日转阶前影”展示了什么?
- A. 日落的景象
- B. 春天的温暖
- C. 夜晚的寂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至的春天描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写春天,但李至更注重生机的描绘,而王维则更显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李至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至启伏蒙台慈以南至之后见寄佳篇岂曰奉酬辄》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