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象》

时间: 2025-01-10 22:43:11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房兀坐万机休,
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
而今只在眼前头。

白话文翻译:

在书房里静坐,万事都已放下,
阳光温暖,微风轻拂,草色显得幽静。
谁说两千年前的往事遥远,
如今它们都在我的眼前。

注释:

  • 兀坐:静坐、独坐,表示安静地坐着。
  • 万机:万事万物,形容事情繁杂。
  • :清幽、宁静,形容环境的安静和美好。
  • 二千年远事:指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 眼前头:眼前,表示事情就在眼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二千年远事”,指的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暗示着古今历史的关联。周敦颐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他强调,虽然历史在时间上已久远,但在当下依然能感受到其存在和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他是“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主张“格物致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周敦颐对理学的探索与发展时期。在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织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读易象》展现了周敦颐深厚的书卷气与哲理思考。诗的开头“书房兀坐万机休”,描绘了一个人在书房中静坐的情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对繁杂事务的放下与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日暖风和草色幽”,以生动的自然景色映衬出一种悠然的心境,阳光和煦,微风轻拂,草色一片幽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周敦颐以“谁道二千年远事”来引出对历史的思考。他反问“谁道”,显示出他对历史的重视,认为古老的往事并不遥远,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现实。这种哲理的思考不仅是对历史的关注,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理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静坐书房,表达了他放下杂务的心态。
  • 第二句通过描绘温暖的阳光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 第三句以反问的方式引入对历史的思考,强调了历史的现实意义。
  • 最后一句则总结了前面的思考,表明古今相连的观点,强调历史就在眼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比喻诗人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日暖风和”和“草色幽”,使诗句更为工整。
  • 反问:强调历史的存在感,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今交融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房:象征着知识与智慧,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日暖:象征着希望与温暖,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风和:象征着和谐与安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草色幽:象征着宁静与淡泊,体现了诗人的内心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敦颐
    C. 杜甫
    D. 苏轼

  2. “书房兀坐万机休”中“万机”指的是: A. 书籍
    B. 万事万物
    C. 繁忙的工作
    D. 自然景色

  3. 诗中提到的“二千年远事”是指: A. 未来的事情
    B. 近代的事情
    C. 历史上的事情
    D. 生活琐事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周敦颐的《读易象》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周敦颐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而李白则带有更多的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周敦颐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