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
时间: 2025-01-27 03:2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
作者: 管鉴 〔宋代〕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
香翠拥行舟。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
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
大白与重浮。
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对五湖的热爱,常常梦想着白苹洲的美景。
如今身处何地,卷起帘子看到波光荡漾,风中钩影摇曳。
正值晚天刚刚放晴,菱叶和荷花如同被轻轻擦拭,
芬芳的翠绿包围着我的小舟。
可惜这湖山的美好,让我思念起故乡的皇州。
柳树旁的堤岸,竹林中的阁楼,都是我曾经游玩的地方。
恍惚间再次来到这里,却不知自己身世为何如此停留。
就对着碧绿的梧桐和修竹,领略这清凉的风和明亮的月光,
想要和那凌云的诗句共鸣,却发现美好的思绪难以表达。
注释:
- 五湖:指泛指全国的湖泊,代表广阔的水域。
- 白苹洲:白色的苇草生长的岛屿,象征轻松和自然的美好。
- 卷帘:指打开窗帘,象征与外界的联系。
- 晚天新霁:傍晚时分,雨后天晴,描绘了宁静清新的自然景色。
- 碧梧修竹:指青翠的梧桐和修长的竹子,象征自然的清幽和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管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次泛舟北渚的游玩时,席间与友人共吟,表达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此时的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诗人借此机会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一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和泛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人在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不仅展现了景物的清新,还融入了自己对过往游乐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诗中“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想要将美好的思绪化为诗句,却发现难以表达。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体现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人景合一”的艺术手法。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生五湖兴:表达了诗人一生对湖泊的热爱。
- 梦想白苹洲:描绘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 只今何处:反映出诗人对此刻所在之地的疑惑与思考。
- 卷帘波影漾风钩:形象地描绘出轻风拂动水面的情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菱叶和荷花比作被轻轻擦拭的美景,生动形象。
- 对仗:如“柳边堤,竹里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波与风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折射出个人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湖:象征着广阔和自由,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白苹洲:代表着美好与纯净的自然环境。
- 碧梧修竹:象征着清幽与雅致,体现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苹洲”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纯净
B. 文人的理想
C. 乡愁
D. 以上皆是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景的欣赏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为“水调歌头”题材,表达对月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管鉴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管鉴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苏轼则更强调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