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时间: 2025-01-11 04:5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作者:葛立方 〔宋代〕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白话文翻译:
在年轻时的玩乐中,快乐的事情经历了多少次,青门和紫陌之间,春天的芳香四溢。
未见到那样纤细的花朵,细雨滋润了花瓣和尘埃。
洗净的锦缎和宝丝更加艳丽,粉妆的玉脸显得格外新鲜。
向着那浓郁的韶光之处,点缀着芬芳的花卉,这一切都归功于东风。
苏州的老子,经过雨后的南园,究竟是为谁来清扫花林。
谁又能相信美丽的声音在何处显现,肌肤光滑,香气四溢。
早上尝试何郎的汤饼,晚上留住巫女的行云。
寄言游子,亦须留心眺望,稍作停留,让马蹄稍作休息。
注释:
- 壮岁:指年轻时。
- 青门紫陌:古代街道名,泛指繁华的街市。
- 廉纤:指细腻的花朵。
- 膏雨:滋润的细雨。
- 濯锦宝丝:洗涤后的丝绸更加鲜艳。
- 东君:春天的神灵,象征春天的生机。
- 苏州老子:指老子,古代哲学家,苏州为其故乡。
- 行云:形容轻盈如云的女子,或指飘浮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途经睢阳时,正值春天的桃李花盛开之际,雨中的景色引发了他对青春、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雨中花》展现了春天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青春的珍惜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中以“壮岁嬉游”开篇,回忆起年轻时的玩乐,似乎在感慨光阴流逝之快。接着描绘春雨细润花朵,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来形容雨后花朵的娇艳与清新,充分体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在情感上,诗人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寄言游子,也须留眄”,仿佛在劝诫年轻人要珍惜眼前,不负春光。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年轻时玩乐的时光,经历了多少快乐的事情。
- 青门紫陌芳春:青门和紫陌之间,春天的气息弥漫。
-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未见那细腻的花朵,细雨滋润了花瓣和尘埃。
-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洗净的锦缎和宝丝更加鲜艳,粉妆的玉脸显得格外新鲜。
-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向着浓郁的春光之处,点缀芬芳的花卉,这一切都归功于春天的东风。
-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经过雨后的南园,究竟是为谁来清扫花林。
-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谁又能相信美丽的声音在何处显现,肌肤光滑,香气四溢。
-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早上尝试何郎的汤饼,晚上留住巫女的行云。
-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寄言游子,亦须留心眺望,稍作停留,让马蹄稍作休息。
修辞手法:
- 比喻:“濯锦宝丝增艳”比喻花朵在春雨中愈加鲜艳。
- 拟人:“总是东君”将春天的东风拟人化,赋予其生命。
- 对仗:如“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珍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传递出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新的开始和生机。
- 花:象征美好与青春。
- 东君:象征春天,带来生机和希望。
- 游子:象征年轻人,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门紫陌芳春”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
- B. 夏天的阳光
- C. 秋天的落叶
-
“寄言游子”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对游子的劝告
- B. 对游子的祝福
- C. 对游子的责备
-
诗人在描写春雨后花朵时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雨中花》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而后者则结合了雨的细腻与对青春的感慨,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在线古诗词网站,提供详细诗词解析与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