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胡汝明罢帅归,坐间次韵作)》
时间: 2025-01-11 05:23: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胡汝明罢帅归,坐间次韵作)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溢川几报严更。
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
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功名事,他年未晚,一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萍洲畔,危获深耕。
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
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
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白话文翻译
在江国指挥的旌旗之下,边城的鼓角声声震耳,川流不息地向我报告严冬的到来。我们在幕下欢笑谈论,英杰们在这时代中应运而生。心中储藏着《六韬》《三略》,新诗在矛和槊之间频频交错。关于功名大事,未来的日子并不算晚,纵然一时遭遇失利。
归来时,何必早早就打算,白萍洲边,艰苦的耕作才是根本。而那竹帛上的历史,彝鼎的名声又何尝不重要呢?犀节的征兵令已经传达,这春风外的文鹢正在催促我启程。山岩廊道上,我们谈论兵事,齿颊之间,理性的话语辅助了休息与和谐的局面。
注释
- 麾幢:军旗,指挥的象征。
- 鼓角:边城的战鼓和号角声。
- 油幕:指用油布搭成的帐幕,形容安静的环境。
- 六韬三略:古代兵法经典,象征军事智慧。
- 欃枪:古代一种兵器,作比喻代表失败或挫折。
- 白萍洲:可能指某个地方,象征归隐。
- 竹帛彝鼎:竹简和帛书,指记录历史的文献;彝鼎是古代的礼器,象征声望和权威。
- 犀节:指军令、征召的符节。
- 春风外文鹢:比喻外部的环境和形势变化,催促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胡汝明辞去帅职归来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功名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以其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军事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江国麾幢,边城鼓角”不仅描绘了边防的紧张局势,也隐喻了国家的命运。通过对“笑谈油幕”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在严峻形势下,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接着,诗中提到的“六韬三略”不仅是对兵法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这里的“新诗就矛槊频横”则揭示了诗人试图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艺术的力量。
后半部分中,“归来,何早计”折射出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强调耕耘的重要性,展现了对个人理想的坚持。而“竹帛彝鼎垂名”则回归到历史的价值,强调了留名青史的渴望。
整首诗在气势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对现实的感叹转向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描绘边疆的军事景象,反映国家的紧张局势。
- 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在严峻环境中,依然保持信心,强调优秀人才的出现。
- 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表明诗人内心的充实与对未来的期待。
- 功名事,他年未晚,一落欃枪:强调功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失败并不可怕。
- 归来,何早计,白萍洲畔,危获深耕:归隐的态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强调历史的意义与留名的渴望。
- 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象征外界的变化,催促行动。
- 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强调理智与辩论在军事和政治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国麾幢,边城鼓角”,展现对称美。
- 比喻:用“竹帛彝鼎”比喻历史的积淀。
- 夸张:如“新诗就矛槊频横”,强调诗歌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熟虑,以及对理想与功名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国:象征国家,反映历史背景。
- 鼓角:代表战争与紧张局势。
- 油幕:象征安逸与思考的空间。
- 六韬三略:象征智慧与谋略。
- 白萍洲:代表归隐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国麾幢”中的“麾”指的是什么? A. 旗帜
B. 战斗
C. 书籍
D. 农田 -
诗中提到的“六韬三略”主要代表了什么?
A. 诗歌
B. 军事智慧
C. 历史
D. 经济 -
“功名事,他年未晚”的意思是:
A. 功名不重要
B. 功名可以随时获得
C. 功名需要努力争取
D. 功名与时间无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王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与葛立方的《满庭芳》同样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忧愁与时代的悲哀,而后者则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文学与现代解读》
- 《中国古代兵法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