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时间: 2025-01-10 21:55:45

湖上景消磨。

飘零有梦过。

问堤边、春事如何。

可是而今张绪老,见说道、柳无多。

客里醉时歌。

寻思安乐窝。

买扁舟、重缉渔蓑。

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楼令(有怀西湖,且叹客游之漂泊)》
作者: 张炎 〔宋代〕

湖上景消磨。飘零有梦过。
问堤边春事如何。可是而今张绪老,
见说道柳无多。客里醉时歌。
寻思安乐窝。买扁舟重缉渔蓑。
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

白话文翻译

湖上的景色在消磨,飘零的梦已过去。
我在堤边询问春天的景致如何,
可如今已经年老,听说柳树已不多。
在异乡醉酒时常常歌唱,
思索着寻找一个安乐的窝。
打算买一只扁舟,重新打理渔蓑,
想趁着桃花流水去游玩,却又害怕遭遇风波。

注释

  • 消磨:磨灭,消逝。
  • 飘零:指梦境的飘渺和无常。
  • 堤边:指河堤旁边。
  • 张绪:指诗人自己的名字,暗示自己的老去。
  • 安乐窝:指安静舒适的居所。
  • 扁舟:指小船。
  • 渔蓑:渔夫用的蓑衣。
  •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水流潺潺的美好景象。
  • 风波:指不稳定的情况或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宗之,号云溪,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炎晚年,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以及身为客游者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南楼令》是张炎对西湖的怀念之作,诗中流露出诗人游子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湖上景消磨”,点出时间的流逝,湖畔的景色似乎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淡去。这种失落感贯穿全诗,诗人借问春事来引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张绪老”则直白地表露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诗中“客里醉时歌”,展示了在异乡的游子虽有一时的欢愉,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依然无法掩盖。接着,诗人思索着“安乐窝”,渴望找到一个心灵的归宿;而“买扁舟重缉渔蓑”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结尾“欲趁桃花流水去,又却怕有风波”,呈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风险的顾虑交织。整首诗以西湖为背景,深刻反映了在游子心中美好与惆怅的双重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上景消磨:湖面上的美景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消失。
  2. 飘零有梦过:曾经的梦想和幻想已经随风而逝。
  3. 问堤边春事如何:我在河堤旁询问春天的风光如何。
  4. 可是而今张绪老:然而如今我已年老,感慨万千。
  5. 见说道柳无多:听说岸边的柳树已经不多了。
  6. 客里醉时歌:在外地醉酒时,我时常歌唱。
  7. 寻思安乐窝:思考着寻找一个安乐的栖息地。
  8. 买扁舟重缉渔蓑:打算买一只小船,重新整理渔夫的蓑衣。
  9. 欲趁桃花流水去:想要趁着桃花盛开的季节去游玩。
  10. 又却怕有风波:但又害怕途中会遇到风浪。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花流水”象征美好的生活。
  • 拟人:景色与梦似乎有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买扁舟重缉渔蓑”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开,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春事: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扁舟:象征自由与向往。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风波:象征生活中的不稳定与风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安乐窝”指的是什么?

    • A. 舒适的家
    • B. 美丽的湖泊
    • C. 繁华的城市
    • D. 古老的寺庙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欲趁__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对/错)

答案

  1. A
  2. 桃花流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张炎《南楼令》与李白《庐山谣》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但张炎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壮阔的景色。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张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