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与王庭锡登燕集作)》
时间: 2025-01-11 06:0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樾已生昼寂,孤花尚表春余。
象床筠簟燕堂虚。初过晚凉微雨。
珪璧新来北苑,鲈鱼未减东吴。
捧觞红袖透香肤。不浥翔龙烟缕。
白话文翻译:
清幽的树影已经让白昼显得寂静,孤零零的花儿仍然显示着春天的余韵。
象牙制的床和竹席让燕子栖息的堂屋显得空旷。刚刚经历过微凉的暮雨。
从北苑新送来的美玉,东吴的鲈鱼仍然没有减少。
手捧酒杯,红袖轻透香气的肌肤,酒香如烟缕般缭绕。
注释:
- 清樾(qīng yuè): 清幽的树影,这里指代白天的安静与宁静。
- 孤花: 孤零零的花朵,表现出春天的余韵。
- 象床、筠簟: 象床是用象牙制成的床,筠簟是用竹子编织的席子,形容豪华的居所。
- 燕堂: 燕子栖息的堂屋,形容环境的清幽。
- 珪璧: 珪与璧都是美玉,象征珍贵的礼物。
- 鲈鱼: 一种鱼,常见于东吴,代表丰盛的饮食。
- 捧觞: 手捧酒杯,表示饮酒作乐。
- 红袖透香肤: 描写女子的美丽和香气,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气息。
典故解析:
- 燕堂: 燕子回巢的寓意,象征着温暖和宁静的家。
- 珪璧: 作为礼物的象征,常用于古代诗词中。
- 鲈鱼: 在古代文学中,鲈鱼常被视为美味,也是宴请宾客的佳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末夏初,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自然环境和美好的生活情境,表现出对春天余韵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余韵的感怀以及对生活细腻情感的描绘。开头几句以清幽的树影和孤花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午后,静谧的环境为后文的情感渲染奠定了基调。象床和筠簟的描写,既表现出居所的华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随着景色的描写逐渐深入,诗人提到“珪璧新来北苑”,显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而“鲈鱼未减东吴”则不仅展现了饮食的丰盛,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安宁。最后一句“捧觞红袖透香肤”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与美好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恬淡而美好的生活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樾已生昼寂: 透过树影,白昼显得格外安静,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 孤花尚表春余: 孤独的花朵仍在绽放,象征着春天的余韵。
- 象床筠簟燕堂虚: 豪华的象床和竹席让这个空间显得空荡,暗示着孤独。
- 初过晚凉微雨: 刚刚经历的细雨令人感到清凉,增添了环境的清新感。
- 珪璧新来北苑: 美玉从北苑送来,象征着珍贵的礼物和生活的美好。
- 鲈鱼未减东吴: 东吴的鲈鱼依旧丰盛,象征着饮食的丰富和生活的富足。
- 捧觞红袖透香肤: 手捧酒杯,酒香四溢,描绘出欢快的饮酒场景。
- 不浥翔龙烟缕: 酒香如烟缕般缭绕,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修辞手法:
- 对仗: “象床筠簟”与“珪璧鲈鱼”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酒香比作烟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酒的醇美。
- 拟人: 孤花似乎在诉说春天的留恋,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春天余韵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樾: 代表宁静与安详。
- 孤花: 象征孤独与春天的余韵。
- 象床、筠簟: 体现华美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 珪璧: 代表珍贵与美好。
- 鲈鱼: 象征丰盛的饮食与生活的富足。
- 红袖透香肤: 传达柔美与温暖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花尚表春余”中的“孤花”指什么? A. 孤独的树
B. 孤零的花朵
C. 孤寂的人 -
“珪璧新来北苑”中“珪璧”代表什么? A. 美好的景色
B. 珍贵的玉器
C. 丰盛的美食 -
“捧觞红袖透香肤”中“红袖”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酒杯
B. 女子的美丽
C. 酒的香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情趣的诗作。
- 《调笑令》:表现出生活的欢快与温暖。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李清照更偏向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葛胜仲则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