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病起》
时间: 2025-01-10 23:0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叶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
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
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
华盖何曾惜,金丹不致功。
犹须自惭愧,得作白头翁。
白话文翻译:
一片梧桐叶飘落,年华已过一半。
秋天的阳光照射在台阶上,凉风从脚底涌入怀中。
我因生病而瘦弱,形体如同一只鹤,愁苦的心情使我的鬓发像蓬草般凌乱。
在诗歌的思绪中,我心力交瘁;在狂饮的酒中,我失去了自我。
我何曾珍惜过荣华富贵,金丹的服用也毫无效果。
仍然要感到羞愧,已经年老如白头翁。
注释:
- 一叶:指一片落叶,象征时光的流逝。
- 梧桐:古时常用来象征秋天。
- 上阶日:指阳光照射在台阶上,描绘秋日的景象。
- 凉足入怀风:形容秋天的寒意。
- 病瘦形如鹤:鹤象征瘦弱,表达诗人因病而感到虚弱。
- 愁焦鬓似蓬:鬓发凌乱,形容因为忧愁而失去精神。
- 损心诗思里:因病和愁苦,诗人的内心受到损害。
- 伐性酒狂中:指沉溺于酒中,失去理智。
- 华盖:指荣华富贵。
- 金丹:道教中的长生不老的药,象征追求长生。
- 自惭愧:感到羞愧和惭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涵盖了社会、人生、自然等多方面,尤其擅长叙事诗和讽刺诗。他的诗风朴实而深刻,关心民生疾苦,被誉为“诗王”。
创作背景
《新秋病起》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秋季,诗人因病而感到身体虚弱,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诗歌鉴赏:
《新秋病起》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忧伤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开头的“一叶落梧桐”便为整首诗奠定了秋季的基调,梧桐作为秋天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描绘了自己因病而愈加虚弱的形象,生病不仅使其身体瘦弱,更让他的心灵受到折磨。
“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逃避。在诗人看来,酒虽然能暂时麻痹内心的痛苦,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诗人自述对荣华富贵的淡漠,以及对长生不老的金丹的无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犹须自惭愧,得作白头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自嘲和无奈。年老的白居易,面对生病和岁月的侵袭,感到深深的羞愧与无力。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在秋季生病时的感受,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叶落梧桐: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人生的无常。
- 年光半又空:时间已经过去一半,感叹年华虚度。
- 秋多上阶日:秋日的阳光洒在阶梯上,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凉足入怀风:秋风凉意袭来,增强了孤独感。
- 病瘦形如鹤:以鹤比喻自己,表现出因病而形态的消瘦。
- 愁焦鬓似蓬:愁苦使得鬓发凌乱,形象生动。
- 损心诗思里:内心的创伤反映在诗思的枯竭上。
- 伐性酒狂中:沉醉于酒中,试图逃避现实。
- 华盖何曾惜:对名利的淡漠,反映出一种豁达。
- 金丹不致功:追求长生的努力没有结果。
- 犹须自惭愧:最终,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羞愧。
- 得作白头翁:接受了年老的事实,表现出人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瘦形如鹤”,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病态。
- 对仗:如“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梧桐叶落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短暂与个人的无奈,诗人通过对秋天、疾病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悲伤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秋天和时间的流逝。
- 鹤:象征瘦弱与孤独。
- 凉风:象征秋季的寒意,带来思乡之情。
- 酒:象征逃避与麻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盖”指的是什么?
A. 名利
B. 诗歌
C. 健康
D. 友谊 -
“病瘦形如鹤”中的“鹤”用来比喻什么?
A. 年轻
B. 瘦弱
C. 健康
D. 快乐 -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羞愧
C. 愤怒
D. 开心
答案:
- A. 名利
- B. 瘦弱
- B.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白居易与杜甫在描写秋天和人生无常的作品,白居易的《新秋病起》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的作品则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