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时间: 2025-01-27 03:29:16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

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

九原何所恨,犹未灭匈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 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 九原何所恨,犹未灭匈奴。

白话文翻译:

麒麟在虚幻的灵囿中逝去,凤凰在空荡的帝梧上衰落。 陶冶熔铸了众多的百姓,如霖雨滋润了广大的区域。 旧时的疏奏如同伊尹的训诫,遗留的篇章进入了禹的谟策。 九泉之下有何遗憾,仍是未能消灭匈奴。

注释:

字词注释:

  • 麟丧:麒麟死亡,比喻贤人去世。
  • 虚灵囿:虚幻的神圣园林,比喻不实的荣誉或地位。
  • 凤衰:凤凰衰落,比喻国家或王朝的衰败。
  • 帝梧:帝王的梧桐树,比喻皇室。
  • 陶熔:比喻教育或治理。
  • 庶汇:众多的百姓。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寰区:广大的区域。
  • 伊训:伊尹的训诫,伊尹是商朝的贤相。
  • 禹谟:大禹的治国策略。
  • 九原:九泉之下,指死后。
  •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

典故解析:

  • 伊训:伊尹是商朝初年的贤相,辅佐商汤建立商朝,其训诫被后人视为治国理政的经典。
  • 禹谟: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以治水闻名,其治国策略被后人尊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社会现实,反对浮华的文风。这首诗是为追悼魏国公赵普而作,赵普是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曾任中书令,对北宋的建立和稳定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普去世后,王禹偁为其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赵普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其政治成就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麒麟、凤凰等神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赵普的去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诗中的“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赞美了赵普对百姓的教化和对国家的贡献。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赵普未能完成消灭匈奴的遗愿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通过麒麟和凤凰的比喻,表达了赵普去世后国家的空虚和衰败。
  • “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赞美赵普对百姓的教化和对国家的贡献,如霖雨般滋润大地。
  •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将赵普的政绩与古代贤相伊尹和大禹相比,显示其历史地位。
  • “九原何所恨,犹未灭匈奴”:表达了对赵普未能完成消灭匈奴的遗愿的遗憾,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麒麟、凤凰等神兽比喻赵普的去世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麟丧”对“凤衰”,“陶熔”对“霖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赵普的哀悼和对其政治成就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赵普未竟事业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丧:比喻贤人去世,国家的损失。
  • 凤衰:比喻国家或王朝的衰败。
  • 陶熔:比喻教育或治理,对百姓的教化。
  • 霖雨:比喻恩泽,对国家的贡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麟丧”比喻什么? A. 贤人去世 B. 国家衰败 C. 战争失败 D. 自然灾害

  2. “陶熔存庶汇”中的“陶熔”比喻什么? A. 教育 B. 战争 C. 贸易 D. 娱乐

  3. 诗中的“九原何所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赵普的赞美 B. 对赵普的遗憾 C. 对国家的忧虑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但王禹偁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有助于理解王禹偁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