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其十四)》

时间: 2025-01-11 10:56:32

春入渭阳花气多。

春归时节自清和。

冲晓雾,弄沧波。

载与俱归又若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入渭阳花气多。春归时节自清和。冲晓雾,弄沧波。载与俱归又若何。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了渭阳,鲜花的香气弥漫四处。春天归来的时节,自然是安宁和谐。冲破晨雾,嬉戏于波涛之中。可是,带着你我归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渭阳:指渭水流域的阳光明媚的地方,象征春天的美好。
  • 花气多:花香浓郁,形容春天的气息。
  • 冲晓雾:形容清晨的雾气被撕裂,带来清新的空气。
  • 弄沧波:嬉戏于浩渺的水波中,表现春天的欢乐与生机。
  • 载与俱归:指的是同舟共返的情景。
  • 又若何:表示对带着某人归去的疑惑和无奈。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特定典故,但“春”字常常被用来象征生机与希望;“渭阳”则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昭,号宣和,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宣和。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赵构在位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中流露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春日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渔父词(其十四)》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从“春入渭阳花气多”开始,诗人用生动的词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渭阳的花香和清和的气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更为内省的情感,春日的美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冲晓雾,弄沧波”这一句描绘了春晨的清新和活泼,激起波浪的嬉戏,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载与俱归又若何”则是对这种美好景象的反思与质疑,似乎在问,带着你我回去,是否能带走这份美好?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表明尽管有着美好的春景,但人生的烦恼和困惑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轻快与沉重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深思,富有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入渭阳花气多:春天来临,渭阳的花香四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春归时节自清和:春天归来的时节,给人以清新和谐的感觉,象征着宁静与安详。
  • 冲晓雾,弄沧波:破晓时分,雾气逐渐消散,波光粼粼,展现了春天的活泼和生机。
  • 载与俱归又若何:带着你我归去又有什么意义,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内心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香比作一种气息,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通过“弄沧波”赋予水波以生命,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欢乐气氛。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形成了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希望与美好。
  • :代表着生命的绽放与美丽。
  • :象征朦胧和不确定性。
  • :象征自由与活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入渭阳花气多”中的“渭阳”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渭水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2. 诗中提到的“弄沧波”意指: A. 在波涛中嬉戏
    B. 看波涛起伏
    C. 听波涛声响
    D. 游泳于波中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 对国家的忧虑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人生的思考
    D.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色,但更多的是对春的沉醉与美好,情感更为直接。
  • 《静夜思》: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渔父词》的思考人生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赵构诗词研究》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