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关新洞》

时间: 2025-01-27 04:33:17

羽客初寻见,因于此葺庐。

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

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

看来临驿道,未必有仙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关新洞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羽客初寻见,因于此葺庐。
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
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
看来临驿道,未必有仙居。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羽客第一次在此见到,因而在此修建了草庐。
虽然还未能平整这险峻的山路,但他却先打算在空旷之处搭建居所。
山间的石阶小路由樵夫相引,山的名字则是尉氏自己书写的。
从这儿看来临近驿道,未必就有仙人的居所。

注释:

  • 羽客:指的是道士或隐士,常常与仙人相联系。
  • 葺庐:修建草庐,古人常在山中隐居。
  • 平险峻:是指平整险峻的山路。
  • 架空虚:搭建在空旷地方的房屋。
  • 磴路:山间的小路。
  • 樵相引:樵夫引导着他。
  • 尉自书:尉氏是地名,表示对山名的书写。

典故解析:

“羽客”常指那些追求长生不老、隐居山林的道士,反映了人们对仙人生活的向往。本诗通过描绘羽客在山中修建草庐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秋浦,南宋诗人,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
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隐士们寻找宁静的理想居所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诗歌鉴赏:

《严关新洞》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中修建草庐的情景。诗的开头以“羽客”引入,立刻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对自然的描写细致入微,既有对山路险峻的感慨,也有对隐士生活的思考。通过“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的句子,反映了隐士虽面临艰难的环境,但依然怀揣理想,渴望建立自己的生活空间。同时,诗中提到的“磴路樵相引”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樵夫的引导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帮助。最后一句“未必有仙居”则是对理想的质疑,虽然向往仙人生活,但现实中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地方,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让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羽客初寻见:羽客第一次在此处发现。
  2. 因于此葺庐:因此在这里修建了草庐。
  3. 未能平险峻:尚未能够平整这险峻的山路。
  4. 先拟架空虚:却先计划在空旷之处搭建居所。
  5. 磴路樵相引:山间的小路由樵夫引导。
  6. 山名尉自书:山的名字是尉氏自己书写的。
  7. 看来临驿道:从这里看去,靠近驿道。
  8. 未必有仙居:未必就有仙人的居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生活比作仙人居住,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对仗:如“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客:象征隐士或道士,代表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 :象征简朴的生活和隐居。
  • 磴路:象征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
  • 仙居:象征高尚、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羽客”在诗中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商人
    • B. 隐士
    • C. 学者
    • D. 武士
  2. 诗中提到的“未能平险峻”是指什么?

    • A. 生活富足
    • B. 环境艰难
    • C. 追求学问
    • D. 交流思想
  3. “未必有仙居”的意思是?

    • A. 仙居一定存在
    • B. 并非所有理想都能实现
    • C. 仙居在远方
    • D. 仙居是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刘克庄的《严关新洞》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刘克庄则侧重于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