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时间: 2025-01-25 23:30:40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却教 一作:又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瑶台上重重叠叠的花影,尽管几次叫仆人来打扫,却始终无法清扫干净。刚刚被太阳收拾走的花影,却又让明月重新送了回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重叠叠:形容重叠的样子,表示层次多。
  • 瑶台:传说中的美丽宫殿,象征着高雅和仙境。
  • 呼童:召唤小仆人。
  • 扫不开:指无法清扫干净。
  • 明月:指月亮,象征清冷和宁静。

典故解析:

  • 瑶台:在古代文学中,瑶台常被描绘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洁和美好的理想境界。
  • 明月:在中国诗歌中,月亮常常象征思念、孤独和清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具政治家身份。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苏轼政治生涯起伏不定之际。他在诗中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花影》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瑶台上花影的重重叠叠,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几度呼童扫不开”的反复,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惆怅的情感,似乎在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难以永驻的感慨。太阳与明月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轮回和变化。苏轼在其中不仅描写了花影的美丽,更抒发了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不禁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重叠叠上瑶台:描绘了瑶台上的花影,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2. 几度呼童扫不开:反映出人对自然美的无奈与无力,强调花影的难以消散。
  3. 刚被太阳收拾去:太阳的出现象征着白天的来临,花影被阳光照射下消失。
  4. 却教明月送将来:月亮的出现则代表夜晚的降临,花影又在月光的映照下重新显现,暗示着美的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影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影: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常常引发人们对美的追求。
  • 瑶台:代表理想的生活境界,向往的美好空间。
  • 太阳与明月:象征时间的流转,表现昼夜交替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乡愁

  2. “几度呼童扫不开”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时间的流逝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太阳
    B. 明月
    C. 花影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亮与自然,情感上更加豪放,而苏轼的《花影》则细腻而含蓄,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