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寥寥兰台晓梦惊,绿林残月思孤莺。犹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万啭声。
白话文翻译:
清晨,兰台上的梦境被惊醒,绿林中残留的月光下,思念着孤独的莺鸟。仿佛怀疑那蜀魄千年的怨恨,化作了冤屈的禽鸟,发出无数次的哀鸣。
注释:
- 寥寥:形容词,形容空旷、寂静。
- 兰台:古代宫廷中的高台,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行宴会。
- 晓梦:清晨的梦境。
- 绿林:指茂密的树林。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孤莺:孤独的莺鸟。
- 蜀魄:传说中的蜀地魂魄,常指亡魂或怨魂。
- 冤禽:冤屈的禽鸟,此处比喻受冤屈的人或灵魂。
- 万啭声:形容声音连续不断,多次重复。
典故解析:
- 蜀魄:源自古代传说,蜀地有魂魄不散的传说,常用来形容亡魂或怨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公垂,官至宰相。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清晨醒来时,被莺鸟的叫声所触动,联想到了传说中的蜀魄,表达了对孤独和冤屈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晨,作者在兰台上醒来,听到绿林中莺鸟的叫声,联想到传说中的蜀魄,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兰台为背景,通过“寥寥”、“残月”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诗中的“孤莺”象征着孤独和思念,而“蜀魄千年恨”则引入了传说中的怨魂,增加了诗歌的神秘和悲凉感。最后,“化作冤禽万啭声”将这种怨恨具象化为连续不断的哀鸣,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冤屈的深刻同情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寥寥兰台晓梦惊:清晨,兰台上的梦境被惊醒,形容清晨的寂静和梦境的突然中断。
- 绿林残月思孤莺:绿林中残留的月光下,思念着孤独的莺鸟,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的同情和思念。
- 犹疑蜀魄千年恨:仿佛怀疑那蜀魄千年的怨恨,引入了传说中的怨魂,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 化作冤禽万啭声:化作了冤屈的禽鸟,发出无数次的哀鸣,将怨恨具象化为连续不断的哀鸣,表达了作者对冤屈的深刻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蜀魄的怨恨比喻为冤禽的哀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拟人:将蜀魄的怨恨拟人化为冤禽,使其更加生动和具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兰台、绿林残月、孤莺和蜀魄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冤屈的深刻同情和感慨。诗歌通过引入传说中的怨魂,增强了诗歌的神秘和悲凉感,最终通过冤禽的哀鸣,将这种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兰台:象征着高雅和寂静。
- 绿林:象征着自然和生机。
- 残月:象征着即将消逝的美好。
- 孤莺: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蜀魄:象征着怨恨和冤屈。
- 冤禽:象征着连续不断的哀鸣和冤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兰台”是指什么? A. 古代宫廷中的高台 B. 古代的图书馆 C. 古代的花园 D. 古代的战场
-
诗中的“蜀魄”是指什么? A. 蜀地的魂魄 B. 蜀地的英雄 C. 蜀地的美女 D. 蜀地的风景
-
诗中的“冤禽”是指什么? A. 冤屈的禽鸟 B. 冤屈的人 C. 冤屈的动物 D. 冤屈的灵魂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以鸟鸣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武元衡的《春晓闻莺》: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孤独和冤屈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优秀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