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题葆光庵
作者: 释德洪 〔宋代〕
一庵万事不挂眼,
孤坐枵然龟六藏。
漆园摸索太饶舌,
强为立名为葆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一间庵堂中,心无挂碍,悠然自得的状态。他独自坐着,心中空灵,就像龟在壳中静静地藏着。虽然在漆黑的园子里摸索,却觉得语言多余,因此无奈地给这处庵堂起了“葆光”的名字,意在保留光明。
注释:
- 庵:指小寺庙或隐居的地方。
- 万事不挂眼:万事都不在心上,形容心境清静。
- 孤坐:独自坐着。
- 枵然:形容心中空虚、无所依托的状态。
- 龟六藏:指乌龟在壳中藏身,象征安静和隐逸。
- 漆园:指黑暗的庭园,象征隐居生活。
- 摸索:在黑暗中探寻。
- 饶舌:多说话,意在表达言语的多余。
- 葆光:保留光明,象征着希望与宁静。
典故解析:
“龟六藏”可以联想到《庄子》中提到的龟,象征着隐逸和自我保护。而“葆光”则可能是隐喻佛教中对光明和智慧的追求。庵堂多为僧人隐居之所,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德洪,宋代僧人,以其清净的生活理念和高超的诗才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展现出一种哲理与艺术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静的庵堂,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忙的厌倦。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清幽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宁静的庵堂生活。第一句“一庵万事不挂眼”直接点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而“孤坐枵然龟六藏”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一种安静、隐逸的气氛,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漆园摸索太饶舌”,表达了在这宁静环境中,语言显得多余,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宁静。最后一句“强为立名为葆光”则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幽默,虽然心中有无尽的感慨,却只能强行给这个庵堂取一个光明的名字。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诗才,也深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反思。通过对庵堂生活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宁静的哲学思想,深具启发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庵万事不挂眼:在这间庵堂里,诗人对万事都不在意,心中清净。
- 孤坐枵然龟六藏:独自坐着,心中空灵,像龟在壳中宁静地藏身。
- 漆园摸索太饶舌:在黑暗的园子里摸索,感觉说太多显得多余。
- 强为立名为葆光:勉强给庵堂起了一个“保留光明”的名字,反映出一种无奈与期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心境比作龟,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对世俗的淡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庵:象征隐居与清静。
- 龟:象征安静与隐逸。
- 光:象征希望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渴望名利
B. 对世事的淡泊
C. 对繁华的追求
D. 渴望热闹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漆园”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B
- 隐居和清静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释德洪的《次韵题葆光庵》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喜爱,但释德洪更强调内心的清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介绍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赏析》:对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进行分析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