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

时间: 2025-01-26 23:48:19

春事欲了莺催,主人虽贫燕来。

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
春事欲了莺催,主人虽贫燕来。
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事情快要结束了,黄莺在催促着;虽然主人家贫穷,但燕子却依然飞来。
玉烛传递酒杯仍然觉得不够尽兴,夜里金吾的哨声让人惊醒回头。

注释:

  • 春事:春天的事情,指春天的景象和活动。
  • 莺催:黄莺的鸣叫催促春天的结束。
  • 主人虽贫:主人家虽然贫困。
  • 燕来:燕子飞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玉烛:玉制的烛台,指美酒的杯子,传递酒杯。
  • 金吾:金吾卫,古代负责夜间守卫的官员,夜间的哨兵。
  • 静夜惊回:在静谧的夜晚,听到哨声而惊醒并回头。

典故解析:

  • :在古代诗歌中,黄莺常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温暖与新生。
  • 金吾卫:金吾卫是负责京城夜间治安的部队,代表着安全与警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其诗歌风格清新洒脱,擅长山水诗,常以直白的情感表达和精炼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的某个春季,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光,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即将结束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首句“春事欲了莺催”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黄莺的鸣叫不仅是生物界的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召唤,催促着人们回忆春天的美好。接下来的“主人虽贫燕来”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怀,尽管朋友的生活贫困,依然有春天的燕子飞来,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两句,则描绘了夜晚饮酒的场景,虽然夜深人静,玉烛下的酒杯依然热闹,表现出一种不愿结束的意境。而金吾的哨声则是对现实的提醒,让人不禁感到春天的短暂和无奈。整首诗在清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事欲了莺催:春天的事情快结束,黄莺在催促,暗示春天的短暂。
  2. 主人虽贫燕来:主人虽然贫穷,但春天的燕子依然飞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3. 玉烛传杯未厌:酒杯在玉烛下传递,仍不满足,体现了对聚会的留恋。
  4. 金吾静夜惊回:在静谧的夜晚,金吾的哨声让人惊醒,表达了对现实的感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莺与燕子比作春天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黄莺的催促和燕子的飞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玉烛传杯未厌”与“金吾静夜惊回”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即将结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春事: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 :代表春天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归属与温暖的家园。
  • 玉烛:象征着聚会的欢愉与美好时光。
  • 金吾:象征着社会的秩序与现实的警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事欲了莺催”中的“莺”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2. “主人虽贫燕来”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希望
    • C. 失落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排比
    • C. 比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生长与离别的情感,展现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