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
陆游 〔宋代〕
俗事常妨把一杯,
等闲开过小园梅。
自伤惟有寻春梦,
百舌无情又唤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繁杂的世事而无法静心品味生活的无奈。诗人感叹,常常被世俗琐事所困扰,难以悠闲地品味小园中的梅花;内心自怜,唯有在梦中寻觅春天的美好,却又被无情的百舌鸟唤醒,无法逃避现实。
注释:
- 俗事:世俗的琐事,日常生活中繁杂的事情。
- 常妨:常常妨碍,影响。
- 把一杯:指一杯酒,原意是想借酒消愁。
- 等闲:轻易地,随意地。
- 开过:盛开的意思,这里指梅花的开放。
- 自伤:自我伤感,自我怜惜。
- 寻春梦:在梦中寻找春天的美好。
- 百舌:指百舌鸟,因其鸣叫声多而得名,形容好事者。
典故解析:
- 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梅兰竹菊四君子并称,寓意高雅与不屈。
- 春梦:古人常用“梦”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寻春梦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爱国诗歌闻名,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豪放而细腻,常通过诗词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诗人身处动荡,面对个人生活的无奈与国家的困境,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诗的开头以“俗事常妨把一杯”引入,直接点出生活中的琐碎与繁忙,使得作者无法静心享受梅花的美景。接着“等闲开过小园梅”,则是对梅花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自伤惟有寻春梦”中,诗人自我伤感,表达出对逝去春天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却又被“百舌无情又唤回”所唤醒,象征着现实的残酷与无情。这种反复的现实与梦境的冲突,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俗事常妨把一杯”:繁杂的世事常常妨碍我静心饮酒。
- “等闲开过小园梅”:轻松地经过小园,梅花盛开。
- “自伤惟有寻春梦”:我只能在梦中寻找春天的美好。
- “百舌无情又唤回”:然而百舌鸟无情地将我唤回现实。
-
修辞手法:
- 对比:现实的烦恼与梦中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拟人:“百舌无情”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突出其无情的特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春梦: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 百舌鸟:象征着现实的无情与生活的烦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俗事常妨把一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忧愁
-
“百舌无情又唤回”中的“百舌”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向往
- C. 忘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在陆游的《梅》中,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柔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二者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