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十日晴
作者: 姚勉 〔宋代〕
檐雨窗风隔夜秋,
晓看天宇忽云收。
菊花尚在仍佳节,
未必今朝蝶已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檐下的雨和窗外的风使得夜晚显得清冷,清晨我望向天空,发现云彩突然散去。菊花依然盛开,正值佳节,或许今天的蝴蝶并不会感到忧愁。
注释:
- 檐雨:指屋檐下滴落的雨水。
- 窗风:窗外的风,给人一种凉意。
- 隔夜秋:经过一夜,秋天的气息更加明显。
- 晓看:早晨时分观看。
- 天宇:天空,广阔的宇宙。
- 忽云收:突然之间,云彩散去。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重阳节的佳品。
- 佳节:指重阳节,时值九月。
- 未必:不一定。
- 蝶已愁:蝴蝶可能并不感到忧愁。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坚韧,尤其在重阳节时,菊花更是重要的节日象征。
-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意在尊老敬老,诗中提到的“佳节”即指此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节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节日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九月十日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景象。诗的开头以“檐雨窗风隔夜秋”描写了秋夜的宁静与寒冷,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感受到夜晚的孤寂与静谧。接着,诗人通过“晓看天宇忽云收”表达了清晨的变化,云彩的散去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似乎也预示着天气的转好。
而后半部分“菊花尚在仍佳节,未必今朝蝶已愁”则通过菊花与蝴蝶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节日的喜悦和生命的坚韧。菊花在重阳节时仍然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而蝴蝶的情感则被诗人设问,暗示着生命的复杂与多变。整首诗构建了一幅秋天的清晨图景,兼具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檐雨窗风隔夜秋:描绘出静谧的夜晚情景,雨水与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秋夜氛围。
- 晓看天宇忽云收:清晨时分,诗人望向天空,发现云彩突然散去,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菊花尚在仍佳节:菊花在重阳节时依然盛开,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节日的欢快。
- 未必今朝蝶已愁:提出疑问,思考蝴蝶的心情,或许它并没有因秋天的来临而感到忧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檐雨窗风”与“晓看天宇”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提及蝴蝶的情感,使得自然界的生物更具人性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欣赏与对节日的珍视,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檐雨:象征着秋天的清冷与寂静。
- 菊花: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节日的喜悦。
- 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冬至
-
诗句“晓看天宇忽云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
- C. 惆怅
- D. 惊喜
答案: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意境,反映人生的感慨。
- 《秋夕》 白居易:表达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九月十日晴》与《登高》:两首诗都在描绘秋天的景象,但《登高》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慨,而《九月十日晴》则表现节日的欢快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