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元鲁山 其九》

时间: 2025-01-10 21:59:48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白话文翻译:

黄犊子不知道孝道,鲁山却自己驾车行驶。
没有贤良淑德的女子,鲁山竟然无家可归。
供养父母的责任令人羞耻,言辞又怎么会没有瑕疵呢?
要想歌颂鲁山的品德,浩瀚的大海又有谁能比拟?

注释:

  • 黄犊:年轻的小牛,象征无知。
  • 鲁山:指代鲁地的山,可能指代鲁国或鲁地的风景。
  • 非贤不可妻:没有贤良淑德之女子,不能娶为妻。
  • 供养耻佗力:供养父母的力量令人感到羞耻。
  • 言词岂纤瑕:言辞怎么会没有瑕疵呢?意思是说人言必有失。
  • :歌颂、赞美的意思。
  • 赜海:指浩瀚的大海,象征广博无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因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而闻名。孟郊以其清新、深沉的诗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成为“诗仙”李白的同时代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孟郊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个人道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吊元鲁山 其九》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鲁山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伦理的思考。开篇用“黄犊不知孝”引出主题,指出年轻一代对传统美德的漠视,造成家庭关系的疏远。接着,诗人提到鲁山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出对贤良淑德的渴望,而现实却是“竟无家”。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悲叹,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两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羞耻与自责,强调了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最后一句“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则通过对鲁山美德的歌颂,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孟郊对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犊不知孝:以小牛的无知引出对孝道的讨论,象征年轻一代的无知与对传统价值的忽视。
  2. 鲁山自驾车:表现鲁山的孤独,暗指生活的艰难与对陪伴的渴望。
  3. 非贤不可妻:强调对贤良淑德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理想配偶的追求。
  4. 鲁山竟无家:无家可归的鲁山,象征着社会对人伦关系的疏离与冷漠。
  5. 供养耻佗力:表现诗人对自己责任的反思,内心的愧疚与无能。
  6. 言词岂纤瑕:承认言辞的不足,表达出诗人对自我表达的自省。
  7. 将谣鲁山德:表现对鲁山美德的向往,表达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8. 赜海谁能涯:以大海比拟理想的宽广,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鲁山比作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借景抒情,表现孤独感。
  • 拟人:黄犊不知孝,赋予动物以人类特征,强调世代之间的道德传承。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鲁山为载体,探讨了孝道、责任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对个人的影响。诗人通过对鲁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当下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意象分析:

  • 黄犊:象征无知与年轻一代的迷失。
  • 鲁山:象征孤独与对家庭的渴望。
  • :象征理想的浩瀚与人心的宽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犊不知孝”中“黄犊”指的是什么?

    • A. 小牛
    • B. 小羊
    • C. 小狗
    • D. 小猫
  2. 诗人对鲁山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赞美
    • B. 讽刺
    • C. 忽视
    • D. 憎恶
  3. “供养耻佗力”中的“耻”指的是什么?

    • A. 光荣
    • B. 羞耻
    • C. 自豪
    • D. 快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时,孟郊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孟郊的诗风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