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叶伴花愁。
孤芳欲落偏多思,一片先垂半不收。
白话文翻译:
我折下荷花来陪伴我孤独的心情,又撩起荷叶来伴随这花的愁苦。
那孤独的花儿欲要凋落,偏偏多了些思念,一片花瓣先垂下去,半片却不愿收回。
注释:
- 折得:折取、摘取。
- 伴我幽:陪伴我孤独的心情。
- 搴:撩起,掀起。
- 孤芳:孤独的花,指荷花。
- 偏多思:尤其多了思念,思念的情感加重。
- 先垂:先低下,指花瓣的下垂。
- 半不收:一半的花瓣不愿意收回,形容花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荷花,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孤独。在古代诗词中,荷花代表了清白和高尚的品质。诗人通过荷花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困扰后,通过对荷花的描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荷花及其叶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苦。开头两句,诗人用“折得荷花伴我幽”来传达自己的孤独感,荷花虽美,却无伴可依,显得格外孤寂。接着“更搴荷叶伴花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苦的情感,荷叶的搴起不仅是对花的陪伴,实际上也是对诗人心情的映射。
后两句则展现了孤芳欲落的景象,仿佛在暗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孤芳欲落偏多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思绪,花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一片先垂半不收”则通过花瓣的状态,表达了思念的复杂与矛盾,既有放不下的执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荷花与荷叶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却又充满思考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折得荷花伴我幽:诗人折下荷花来陪伴自己孤独的心情,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 更搴荷叶伴花愁:撩起荷叶,陪伴这花的愁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 孤芳欲落偏多思:孤独的花儿欲要凋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念。
- 一片先垂半不收:花瓣的下垂与不收,象征着诗人对无法挽留的事物的无奈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荷花与荷叶的比喻,代表着诗人的情感状态。
- 拟人: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得孤芳的凋落充满了人性的思考。
- 对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诗人通过荷花这一意象,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高洁、孤独与思念。
- 荷叶:象征陪伴与愁苦。
- 孤芳:孤独的花,反映内心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折得荷花伴我幽”中“幽”指的是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 B -
“孤芳欲落偏多思”中, “多思”指的是什么? A. 思念
B. 思考
C. 思绪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荷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欢愉
B. 愁苦
C. 安宁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瓶中红白二莲五首》与李白《静夜思》: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杨万里更偏重于对细腻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和研究杨万里的诗词及其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