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现·天高良月》
时间: 2025-02-04 15:41: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鼎现·天高良月
天高良月。瑞霭葱倩,绮霞粲浩。
望宝阁奎躔交绚,秀毓文星正佳节。
九万里俱在下,礼乐三千剀切。
扶兴运魁星标瑞,曾补赭黄衮阙。
盎盎一道棠阴芾,宜福星临照南国。
岁屡稔,月沉夜柝,父老欢谣齐喜溢。
庆衮衮罗庭前兰玉,好是香连夜月。
十万户深深祝,愿此寿星南极。
自是天上神仙,宽宸顾实劳耆德。
辄使星入觐,又报日边消息。
天为遣梅花催雪。惟有春知得。
要待列金鼎和羹,两两台星齐色。
白话文翻译
天高月明,良辰美景。瑞气缭绕,云彩绚烂。
遥望宝阁,星宿交辉,文星正值佳节。
九万里高空皆在脚下,礼乐声声悠扬。
扶持兴旺,运势如魁星般吉祥,曾经补充过赭黄的官服。
阴树下绿荫如盖,福星照耀南方。
岁年丰收,月沉夜深,乡亲们齐声欢歌,喜气洋洋。
庆祝的盛筵,罗庭前的兰玉,香气扑鼻伴着夜月。
十万户人家深深祈愿,祝愿这寿星长驻南极。
这似乎是天上的神仙,宽宏大量,关心实在的劳苦与德行。
星星光辉照耀,传递着日边的消息。
天上派遣梅花催促雪花,唯有春天才知晓此事。
期待金鼎和羹一起调和,双星齐亮色彩。
注释
- 瑞霭:祥瑞的云气。
- 葱倩:清新美丽的样子。
- 绮霞:绚丽的云彩。
- 宝阁:指高楼大厦。
- 奎躔:星宿名,指奎星。
- 文星:学问和文采的象征。
- 衮阙:指高官的服饰。
- 棠阴:棠树的阴影。
- 福星:吉祥的星辰。
- 寿星:长寿的象征。
- 金鼎:比喻丰盛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生活于宋代,诗风典雅,内容多涉及自然、节庆、吉祥等意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明月高悬的佳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庆祝,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宝鼎现·天高良月》是一首描绘节日夜景和人们欢庆生活的诗作。开篇以“天高良月”引入,立即设定了高远、宁静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瑞霭葱倩,绮霞粲浩”描绘了空中绚丽的云彩,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氛围,仿佛夜空中的星辰都在为佳节而光彩夺目。诗中提到的“宝阁”和“奎躔”,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宏伟,也象征着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节日的欢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尤其是“父老欢谣齐喜溢”一句,体现了人们团聚的欢乐和生活的富足。诗的最后通过期待金鼎和羹的调和,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高良月:描绘出明亮的夜空,烘托出节日的气氛。
- 瑞霭葱倩,绮霞粲浩:色彩丰富,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 望宝阁奎躔交绚:表现出高楼大厦在星光下的壮观。
- 九万里俱在下:强调了高空的辽阔,象征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 礼乐三千剀切:表达了对文化和礼仪的重视,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繁华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岁屡稔,月沉夜柝”,增强了韵律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节日的欢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的祝福,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 天高良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瑞霭:象征吉祥与幸福。
- 宝阁:象征高尚与文化。
- 福星:象征好运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瑞霭”指的是: A. 祥瑞的云气
B. 美丽的花朵
C. 清澈的湖水
D. 明亮的星星 -
“天高良月”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暴风骤雨
B. 宁静美好的夜空
C. 炎热的夏天
D. 寒冷的冬季 -
诗中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什么愿望? A. 贫穷与困苦
B. 美好生活与幸福
C. 战争与动乱
D. 疾病与死亡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在描绘夜晚的景象,但《宝鼎现·天高良月》更侧重于节日的欢庆,而《静夜思》则表现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