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晦定王台韵》

时间: 2025-01-27 03:34:43

珍重南山路,驱赢几度来。

未登高岳顶,空说妙高台。

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

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珍重南山路,驱赢几度来。未登高岳顶,空说妙高台。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

白话文翻译:

珍视那通往南山的道路,我驱赶着瘦弱的马匹多次前来。虽然未曾登上高山之巅,却空谈着那美妙的观景台。清晨的雾气层层收敛,奇特的山峰一一展现。山中原本就自有其乐趣,水边也不必感到悲哀。

注释:

  • 珍重:珍视,重视。
  • 南山:指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古代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 驱赢:驱赶瘦弱的马匹。
  • 几度:多次。
  • 高岳:高山。
  • 妙高台:指高处可以俯瞰美景的台子。
  • 晓雾:清晨的雾气。
  • 层层敛:一层层地收敛。
  • 奇峰:奇特的山峰。
  • 面面开:一一展现。
  • 元自:原本就。
  • 泽畔: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游览南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南山路的珍重、对高岳顶的向往以及对山间乐趣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珍重南山路”即展现了作者对南山的深厚情感,而“驱赢几度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多次前来南山的经历。中间两句“未登高岳顶,空说妙高台”透露出作者对高处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未能实现的遗憾。后两句“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间的美丽和宁静。最后两句“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则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南山路”:作者珍视通往南山的道路,表达了对南山的深厚情感。
  2. “驱赢几度来”:作者多次驱赶瘦弱的马匹前来,强调了他多次前来南山的经历。
  3. “未登高岳顶”:作者未能登上高山之巅,透露出对高处的向往。
  4. “空说妙高台”:作者空谈着那美妙的观景台,暗示了他未能实现的遗憾。
  5. “晓雾层层敛”:清晨的雾气一层层地收敛,展现了山间的美丽和宁静。
  6. “奇峰面面开”:奇特的山峰一一展现,强调了山间的壮丽景色。
  7. “山间元自乐”:山中原本就自有其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满足。
  8. “泽畔不须哀”:水边也不必感到悲哀,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晓雾层层敛”中的“层层敛”比喻雾气逐渐消散,形象生动。
  • 拟人:“奇峰面面开”中的“面面开”赋予山峰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中的“山间”与“泽畔”、“元自乐”与“不须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南山路的珍重、对高岳顶的向往以及对山间乐趣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隐居之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高岳顶:象征高处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高处的向往。
  • 晓雾:象征清晨的宁静和美丽,展现了山间的自然景象。
  • 奇峰:象征山间的壮丽景色,强调了山间的美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珍重南山路”中的“南山”指的是什么地方? A. 终南山 B. 泰山 C. 华山 D. 衡山

  2. 诗中“未登高岳顶”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满足 B. 遗憾 C. 喜悦 D. 平静

  3. 诗中“山间元自乐”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世俗烦恼 B. 山间生活 C. 高岳顶 D. 妙高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吕祖谦的《游山西村》:描绘了作者游览山西村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

诗词对比:

  • 张栻的《用元晦定王台韵》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山间美景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对读书感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