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端州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斩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白话文翻译:
将要前往漳潮的你,看到路旁红色的牙旗迎风招展。
帝王正为瘴气和风俗而忧虑,希望你能带来一阵清风。
海里有沉没的珍珠之门,山岩上没有砚台的工匠。
未来的某一年,你若成为循吏,必定会与古人并肩。
注释:
- 漳潮境:指漳州潮汕地区,因其水乡风光而得名。
- 牙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着威严和荣光。
- 瘴俗:瘴气和陋习,指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环境问题。
- 惠清风:带来清新的风气,象征着新政和良好的治理。
- 沉珠户:比喻海底沉积的珍珠,代表珍贵的东西。
- 斩砚工:砚台的工匠,暗示缺乏文化和艺术的氛围。
- 循吏:指有德行的官吏,强调治理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年),字仲明,号惭愧,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常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郑端州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清明风气的向往,也反映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诗歌鉴赏:
《送郑端州》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头以“想入漳潮境”引入,描绘出漳州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随后提到“帝方忧瘴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乱象,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担忧。诗中“君可惠清风”表达了对郑端州的寄托,期待他能带来新的气象,改变现状。
接下来的“海有沉珠户,岩无斩砚工”,通过比喻和象征,表现了社会的贫瘠与文化的缺失,暗示着人才的流失和社会的腐败。最后一句“要杂古人中”则是希望郑端州在未来能够成为明理的官吏,与古人并肩,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入漳潮境:诗人想象郑端州即将到达漳潮地区,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 牙旗夹路红:路旁的红旗象征着即将到来的荣耀和前途的光明。
- 帝方忧瘴俗:指当时的皇帝忧虑国家的瘴气和不良风俗,显示了社会的动荡。
- 君可惠清风:希望郑端州能够带来清新的政治风气,改变社会现状。
- 海有沉珠户:象征着美好但被埋没的事物,暗示社会的潜力。
- 岩无斩砚工:表达了文化的缺失,强调社会需要有文化的人才。
- 它年循吏传:希望郑端州未来能成为良好的官吏,传承古人的德行。
- 要杂古人中:指希望他能与古代的贤者并肩,影响社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有沉珠户”,将海底的珠子与人才的埋没相联系。
- 对仗:如“牙旗夹路红,惠清风”形成了声韵的和谐美。
- 象征:牙旗象征着荣光,沉珠户象征着潜藏的美好。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官吏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牙旗:象征权威和荣耀,代表了前途的光明。
- 清风:象征清明的政治风气,体现理想的治理。
- 沉珠:象征被埋没的人才或美好事物,反映社会的潜力。
- 砚工:代表文化和艺术的缺失,暗示社会的落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牙旗”象征什么? A. 文化
B. 权威和荣耀
C. 财富
D. 诗歌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惠清风”是希望郑端州能带来___的政治风气。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郑端州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对/错)
答案:
- B
- 清新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送郑端州》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刘克庄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理想的寄托,而王勃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前途的期盼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