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时间: 2025-02-04 15:28:59

月入疏松光的皪,淡烟琐、江城夜寂。

问何处无愁,人间今古,莫作他乡客。

月里青鸾空有翼,杳不见、姮娥消息。

但北斗从横,银河清浅,重露成涓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

月入疏松光的皪,
淡烟琐江城夜寂。
问何处无愁,人间今古,
莫作他乡客。
月里青鸾空有翼,
杳不见姮娥消息。
但北斗从横,
银河清浅,
重露成涓滴。

白话文翻译:

月光透过稀疏的松树洒下光辉,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江城,夜显得格外寂静。我问:哪里没有愁苦呢?无论古今,人间百态,都不要做他乡的客人。月亮下的青鸾虽然有翅膀,却无法见到嫦娥的消息。只有北斗星横挂天空,银河清澈而浅,露珠悄然滴落。

注释:

  • :光辉,特指月光。
  • 琐江:泛指江河,带有一种细腻的感觉。
  • 青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美好和幸福。
  • 姮娥:嫦娥,月宫的仙女,常与月亮相关联。
  • 北斗:北斗七星,古代人们常以此作为导航星。
  • 涓滴:细小的水滴,形容露水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雨夜,诗人在寂静的江城中感受到浓厚的愁绪。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在困境中仍希望找到归属感的情感。

诗歌鉴赏:

《雨中花》是一首浓烈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夜的江城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月入疏松光的皪”描绘了月光洒在稀疏松树上的美丽景象,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而随后的“淡烟琐江城夜寂”则将人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寂寞。

诗中通过提问“问何处无愁”引发对人间苦恼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而“莫作他乡客”则传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诗人希望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而不是漂泊他乡。最后一联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天上的北斗和银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疏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给人以美感,更在情感上引发共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那份深沉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入疏松光的皪:月光透过稀疏的松树,形成了柔和的光影,营造出宁静的夜晚。
  2. 淡烟琐江城夜寂:江城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显得格外静谧,渗透出一种孤独感。
  3. 问何处无愁:提出疑问,表达对人间愁苦的思考。
  4. 人间今古,莫作他乡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活总伴随着愁苦,呼吁人们珍惜故土。
  5. 月里青鸾空有翼:青鸾虽有翅膀,但在月亮下却无处可去,象征理想的不可触及。
  6. 杳不见姮娥消息:看不见嫦娥的消息,表达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感到遥不可及。
  7. 但北斗从横,银河清浅:北斗星在夜空中横挂,银河显得清澈,描绘出自然的美。
  8. 重露成涓滴:描写露水滴落,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里青鸾空有翼”,将青鸾比作理想,表达追求美好的愿望。
  • 拟人:如“北斗从横”,使星辰有了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故土的眷恋,表达了人在困境中渴望归属与美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青鸾:象征美好与理想。
  • 嫦娥:代表着遥不可及的理想。
  • 北斗:指引方向,象征人生的方向感。
  • 露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基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美好
    • B. 难以实现的愿望
    • C. 现实中的痛苦
    • D. 旅行的渴望
  3. 诗中“问何处无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轻松
    • D. 希望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刘基的《雨中花》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与愁苦的表达,而李清照的作品则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美。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收录了多位元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了对刘基及其时代背景的更深入理解。
  • 《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鉴赏和解析的书籍,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