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感事四章,拟云起轩词格调,丁亥春》

时间: 2025-02-04 16:23:19

漠漠晴云舒牧野。

匝地金黄,夕照真幽姹。

如此山河宜入画。

撩人情味谁陶写。

满眼芳菲弥坼罅。

珍重而今,莫更驰心马。

高冢不闻腾笑骂。

千秋寂寞恩仇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感事四章,拟云起轩词格调,丁亥春


漠漠晴云舒牧野。匝地金黄,夕照真幽姹。
如此山河宜入画。撩人情味谁陶写。
满眼芳菲弥坼罅。珍重而今,莫更驰心马。
高冢不闻腾笑骂。千秋寂寞恩仇价。


白话文翻译:

在辽阔的牧野上,晴朗的天空下,云彩舒展开来,
地面上金黄一片,夕阳映照,景色真是幽美芬芳。
如此的山河,真适合画成一幅画。
撩动人心的情味,究竟是谁在陶冶呢?
眼前的繁花似锦,愈发地让人心醉。
珍惜当下,不要再让心驰神往。
高高的冢墓上,听不见曾经的笑骂声。
千秋之后,留下的只是寂寞的恩怨代价。


注释:

  • 漠漠:形容朦胧、幽远的样子。
  • 匝地金黄:形容大地上遍布金黄色的景象。
  • 夕照:夕阳的光辉。
  • 幽姹:指幽深而美丽的景色。
  • 情味:情感和滋味。
  • 驰心马:比喻心思随意奔跑,难以安定。
  • 高冢:指高大的坟墓。
  • 腾笑骂:形容曾经的嬉笑怒骂声。
  • 千秋寂寞:经历了千年之后的孤寂与空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蘅,近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亥年春,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时间流逝与人情冷暖。诗中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过往恩仇的深思。

诗歌鉴赏:

《蝶恋花·感事四章》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晴朗的天空和金黄的田野,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漠漠晴云舒牧野”以宽阔的视野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广袤与宁静。接着,作者用“匝地金黄,夕照真幽姹”描绘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温暖、恬静的感受。

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也引入了对人情的思考,“撩人情味谁陶写”,作者在此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感受到人情的复杂与多变。“满眼芳菲弥坼罅”则进一步强调了眼前美景带来的感动与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珍重而今,莫更驰心马”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视,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逐远方的梦想而忽略了眼前的美好。而“高冢不闻腾笑骂”,“千秋寂寞恩仇价”则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最终留下的只有孤独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哲理性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漠漠晴云舒牧野: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辽阔的牧野,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
  2. 匝地金黄,夕照真幽姹:强调了金黄的田野被夕阳照耀的美丽,给人以温暖的视觉享受。
  3. 如此山河宜入画:赞美自然的美丽,认为这些景色如同画作般美丽。
  4. 撩人情味谁陶写:引发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感叹这样的景色谁能将其描绘出来。
  5. 满眼芳菲弥坼罅:形容眼前的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6. 珍重而今,莫更驰心马:告诫要珍惜现在的美好,不要让心思四处游荡。
  7. 高冢不闻腾笑骂:历史的回声消失在高大的坟墓旁,暗示时间的无情。
  8. 千秋寂寞恩仇价:千年之后,留下的只有孤独和恩怨的代价,感叹人生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艺术作品相提并论,突出美的价值。
  • 拟人:将“情味”赋予人性,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如“高冢不闻腾笑骂”与“千秋寂寞恩仇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思考人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当下美好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云:象征宁静与美好。
  • 金黄:代表富饶与希望。
  • 夕照:象征生命的余晖与温暖。
  • 高冢:象征历史与逝去的岁月。

这些意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漠漠晴云”用来形容什么?
    A. 牧野的宽广
    B. 天空的晴朗
    C. 夕阳的美丽
    D. 人情的冷暖

  2. “珍重而今,莫更驰心马”意在提醒人们什么?
    A. 珍惜现在,勿让心思漂浮
    B. 追逐未来,不要担心现在
    C. 忘记过去,活在当下
    D. 享受人生,放松心情

  3. 诗中提到的“高冢”象征着什么?
    A. 兴盛的未来
    B. 逝去的历史与孤独
    C. 美好的回忆
    D. 人生的理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喻蘅的《蝶恋花》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反映了女性对自然美的敏感与内心情感的细腻,但喻蘅更具历史感,李清照则更显个人情感的深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近代诗词鉴赏》
  • 《喻蘅生平与作品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蝶恋花·感事四章》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