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9:50

访落方勤止,而翁苦掉头。

立几遗世独,行盍为王留。

日月驰双毂,乾坤寄一舟。

勿缘归计得,忘却纬边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
作者:洪咨夔

访落方勤止,而翁苦掉头。
立几遗世独,行盍为王留。
日月驰双毂,乾坤寄一舟。
勿缘归计得,忘却纬边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大致可以翻译为:
随着岁月的流逝,难免要离别,而老父亲却十分苦恼,转过身来难以释怀。站在这几案旁,孤独地遗世独立,为什么不留下来与王公分享?日月如驰的车轮,天地如同一只小舟。不要因为归家的计划而得意忘形,免得忘却了身处边疆的忧虑。

注释

  • 访落:访问落脚之处,意指探望、拜访。
  • :老父亲。
  • :古代的几案,这里象征着一个人的处境。
  • 遗世独:遗世而独立,形容孤独的状态。
  • 行盍为王留:为何不留在王的身边,这里表达对所处环境的思考。
  • 日月驰双毂:日月如车轮般飞驰,象征时间的流逝。
  • 乾坤寄一舟:天地如同一只小舟,暗示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 纬边忧:边疆之忧,表达对边境生活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0),字仲明,号惟庵,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含蓄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朋友杜阳的情境,杜阳将回到故乡蜀地,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访落方勤止,而翁苦掉头”开篇即以亲情为引,展现了老父亲对儿子离别的忧虑,体现出人情的细腻。接着“立几遗世独,行盍为王留”则引入了个人选择的主题,诗人以对话的方式,借对朋友的关心,反映出人生在世的孤独与无奈。

“日月驰双毂,乾坤寄一舟”两句,通过比喻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脆弱,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一句“勿缘归计得,忘却纬边忧”则劝诫杜阳在追求归家的同时,不要忘记身处边疆的忧虑,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作者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访落方勤止:描述了诗人在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暗示着对友人的关心。
  2. 而翁苦掉头:老父亲因儿子离去而感到苦恼,展现出亲情的牵挂。
  3. 立几遗世独:独自站在几案前,表现出孤独的心境。
  4. 行盍为王留:质疑为何不留在王公身边,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日月驰双毂:使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迅速。
  6. 乾坤寄一舟:天地如一只小舟,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渺小。
  7. 勿缘归计得:劝诫朋友不要因归家的计划而自满。
  8. 忘却纬边忧:提醒朋友要记得身边的忧虑,不可忘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月驰双毂”,“乾坤寄一舟”用生动的比喻展示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立几遗世独,行盍为王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场景,探讨了亲情的牵挂、人生的选择与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父亲的关爱与牵挂。
  2. :象征孤独与遗世独立。
  3.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4. :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翁”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老父亲
    • C. 王公
    • D. 诗人自己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与亲情
    • C. 自然
    • D. 战争
  3. “日月驰双毂”中“双毂”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时间
    • C. 家乡
    • D. 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主题相近,但李白的风格更加奔放,情感更为激昂。
  • 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显示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能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提升对古诗的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