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吉甫常州觐省》

时间: 2025-01-24 16:27:29

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

新年送客我为客,惆怅门前黄柳丝。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辛吉甫常州觐省

作者: 陈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
新年送客我为客,惆怅门前黄柳丝。

白话文翻译:

诗人写道:西边的兰陵距离我家并不远,回到家时正好可以去采摘兰花。新年之际,我送走了客人,而我却感到惆怅,门前的黄柳丝随风摇曳。

注释:

  • 兰陵:指的是今江苏省的一个地方,以兰花著称。
  • 采兰:采摘兰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心情。
  • 新年:指的是农历新年,是送别和团聚的时节。
  • 惆怅:形容心情忧伤或失落。
  • 黄柳丝:柳树的细枝,春天发芽时呈现出嫩黄的颜色,象征着春天和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新年之际,诗人送别友人辛吉甫前往常州觐见省官。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辛吉甫常州觐省》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惜别之情。开篇以“西去兰陵家不远”引入,既指明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亲近之情。诗人在这里不仅关注旅途的距离,更关注情感的连结,体现了他对友人归家的期待与喜悦。

“到家还及采兰时”一句,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兰花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采兰”这一意象,表达了即将迎来的春天带来的美好时光。

转折到“新年送客我为客”,诗人意识到自己在送别中反而成了客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惆怅。此时,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让离别的情绪愈发浓重。最后一句“惆怅门前黄柳丝”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情感,黄柳随风,犹如离别时的心情,既有春天的生机,又充满了惆怅与不舍。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构筑了一个富有春意的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去兰陵家不远:说明兰陵距离自己家并不遥远,表现出地理的亲近感。
  2. 到家还及采兰时:暗示春天来临时可以去采兰花,反映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3. 新年送客我为客:在新年送别朋友,心中却感到像个客人,流露出孤独感。
  4. 惆怅门前黄柳丝:门前黄柳随风摇曳,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惆怅”与“黄柳丝”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情绪。
  • 对仗:使用“送客”与“我为客”的对比,强调了送别的情境与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陵: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故乡情怀。
  • 采兰:象征着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 黄柳丝: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陵”是指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山东
    • C. 浙江
    • D. 河南
  2. “惆怅门前黄柳丝”中的“黄柳丝”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离别的伤感
    • C. 友谊的长久
    • D. 生活的繁忙
  3. 诗人在新年送别友人时感受到什么情绪?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1. A. 江苏
  2. B. 离别的伤感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羽的《送辛吉甫常州觐省》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在表达送别情感时,陈羽侧重于内心的惆怅,而王之涣则更多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