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时间: 2025-01-10 23:1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作者: 韦庄 〔唐代〕
兰芷江头寄断蓬,
移家空载一帆风。
伯伦嗜酒还因乱,
平子归田不为穷。
避世漂零人境外,
结茅依约画屏中。
从今隐去应难觅,
深入芦花作钓翁。
白话文翻译:
在兰芷的江边寄托着我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我移居他乡,只有一帆风在空中随风漂流。
伯伦沉迷于酒,正是因为世事的纷乱,
而平子归田并非因为贫穷。
我选择避世漂泊,身处人境之外,
在茅屋中依约画屏而居。
今后我将隐姓埋名,恐怕难以被人找到,
只愿深藏于芦花之中,做一位钓鱼的翁。
注释:
- 兰芷:指兰草和芷草,常用作美好、高雅的象征。
- 断蓬:指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状态。
- 伯伦:即李白,嗜酒如命,因乱世沉迷于酒。
- 平子:即韦应物,归隐田园的诗人。
- 结茅:指搭建茅屋,隐居的生活。
- 钓翁:隐士,象征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少陵野老,晚唐词人,代表作有《思帝乡》、《菩萨蛮》等。他的诗词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韦庄仕途受阻、心境漂泊之时,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晚唐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兰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逃避现实、寻求隐逸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兰芷江头寄断蓬",以江边的兰芷引出他漂泊的心境,象征着他在世俗生活中的无根状态。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伯伦(李白)和平子(韦应物)的人生选择进行对比,展现了在乱世中不同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饮酒作乐与归田隐居的思考。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结茅依约画屏中",表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从今隐去应难觅"则透露出他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对自我身份的隐藏。最后一句“深入芦花作钓翁”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现了他渴望置身于自然、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沉郁而又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失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体情感和社会关怀,体现了唐末士人的心理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芷江头寄断蓬:在兰芷生长的江边,寄托了我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 移家空载一帆风:我迁居他乡,只有一帆风在空中随风漂流,表明生活的无奈。
- 伯伦嗜酒还因乱:李白因社会动乱而沉迷于酒,反映了时代对人的影响。
- 平子归田不为穷:韦应物回归田园生活,并非因贫穷,而是向往自然。
- 避世漂零人境外:我选择避世漂泊,身处人境之外,表现出对世俗的逃避。
- 结茅依约画屏中:在茅屋中依靠画屏而居,描绘了隐居的宁静。
- 从今隐去应难觅:今后我将隐姓埋名,恐怕难以被人找到。
- 深入芦花作钓翁:愿在芦花深处,做一个悠然自得的钓鱼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逸生活比作“作钓翁”,展现了诗人的理想。
- 对仗:如“避世漂零”和“结茅依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士人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芷:象征高雅、纯洁的生活。
- 江头:流动的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漂泊。
- 茅屋:代表隐居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芦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韦庄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伯伦嗜酒”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平子归田”是指哪个诗人?
A. 王维
B. 韦应物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庄的诗更加强调个人的无奈与社会的动乱,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唐代文学史》
- 《韦庄诗词集》